无忧商务网,免费信息发布推广平台,您可以 [登陆后台] 或 [免费注册] 无忧商务网 | 企业黄页 | 产品库存 | 供求信息 | 最新报价 | 企业资讯 | 展会信息
黄页信息| 库存信息| 技术服务|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二手信息| 加工信息| 供求库| 报价库| 展会库| 代理信息| 保健| 生活黄页| 食谱| 网络黄页| 水族休闲| 人力HR| 招聘
首页>>生活网>>生活保健>>乐-家庭园艺-家庭园艺
透过花卉王国荷兰看厦门的花卉业

    一、神奇的荷兰现代农业
    荷兰是古老的农业国,本世纪初开始从传统粗放、消费型农业向集约化、商品化、出口型农业转变,二战以后,由于大规模围海造田,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量合理施有机肥及化学肥料,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健全农业科学研究及推广系统,农作物品种改良、选育及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促进荷兰农业走向全面现代化。荷兰现有国土面积41028.9平方米公里,人口1534万人, 耕地面积2992万亩,农业劳动力29万人, 占社会总劳动力的4.2%,荷兰国土虽小、人口虽少,其农业创造了许多奇迹。1/3的国土靠围海造田而来;农业总产值1995年高达400亿荷兰盾(1荷兰盾约等于5.6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10万多荷兰盾,居世界前列;国土面积仅为我国0.5%的荷兰,农产品年出口总额达600亿荷兰盾(包括转口),是仅次于美国、法国的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大国;蔬菜、花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尤其紧密。
    二、一枝独秀的荷兰花卉产业
    荷兰号称世界花卉王国,具有悠久的花木生产历史,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优良及丰富多彩的种植品种,严格质量控制系统,快速高效的营销及推广服务系统。目前荷兰花卉种植面积8000多公顷,花木生产企业1100多家,提供72000个全日工作岗位,总产值80多亿荷兰盾,占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50%,产品80%出口,年总出口总额近60亿美元(包括转口),为世界第一大花卉出口大国,其中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总额的63%,花卉球茎及植物占56.4%。荷兰的花卉不仅是出口大国,而且也是花卉消费大国,人均花卉消费居世界第一,如荷兰全国每年人均鲜花消费量高达150支以上,远远高于居第二位的法国(法国年人均鲜花消费80支)。花卉业成为荷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且饮誉全球,其成功的因素和特点主要有:
    1、政府及民间组织在花卉产业发展中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政府部门主要在花卉产业规划、政策法规制定、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及投入等方面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民间组织,比如荷兰花卉批发商理事会(半官方)、荷兰花卉产品批发商协会,对促进荷兰花卉业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他们的主要职能:促进花卉管理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收集各种花卉生产、交易等有关的信息,并提供服务;和拍卖行进行谈判;确保花卉种植者、批发商的经济利益。
    2、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先进的栽培技术
    除了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以外,荷兰玻璃温室已成为荷兰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夜幕降临,随处可见一片片的灯光,通常即是由温室发出的。全荷兰花卉种植面积70%采取玻璃温室栽培,一般单体2-3ha,成片相连,最大的一片达2400ha,大部分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Co2等生态条件实行全自动控制,以求达到各种花卉最佳的生长条件。采用大量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花卉产量和品质,如大量采用石棉为主的基质栽培(无土栽培),水肥管理采用滴灌、微喷灌及“潮汐式灌溉系统”相结合,营养液经处理后循环再利用,严格做到不外流,以免污染周边环境;当Co2 不足时,采用Co2 发生器或燃烧杂物过滤后的Co2 来补充;光照不足采用同化补光措施;病虫害防治大量利用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减少常规化学农药使用,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3、优良及丰富多彩的种植品种
    花卉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产业,荷兰始终能站在该领域的前列,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主要归功于荷兰十分重视花卉品种改良和花卉品种多样化。目前荷兰所种植花卉中鲜切花占3/4,主要以玖瑰、菊花、郁金香、康乃馨、唐菖蒲、小苍兰、百合、风信子、火鹤花等为主,品种十分丰富,如玖瑰花品种有200多个,郁金香200多个,火鹤花150多个。观赏植物及其它花木占1/4,主要以兰花类、凤梨类、棕榈科植物、仙人掌类、万年青类、香龙血树类、西洋杜鹃、洋水仙、仙客来、一品红、盆栽月季、菊花等为主,共100多个种类,品种全世界最为丰富。
    4、生产高度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
    荷兰花卉专业化生产程度为世界最高,大多花卉公司只从事花卉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业务,如种子公司、种苗公司、基质及营养液配方工程公司、温室设计生产公司、只管种植管理一段的种植公司。大多数的花卉种植公司专门生产一种花卉,甚至仅生产一种花卉中的一个品种,当然只有当市场营销高度发达、快捷时才能做到这一点。种植高度专业化比混合种植风险大一些,但也有显著的优点,一是由于种植者专攻一种产品,专业技术必然大大提高,相应产量、质量也大大提高;二是单一花卉种植有利机械化,从而节省昂贵的劳务成本。由于花卉属鲜活易损产品,对机械的要求非常高,近几年来,花卉种植者与生产供应公司共同研制出一大批花卉生产管理、收获、分级、包装、保鲜等方面的专用机械,并得到广泛利用。机械化及产品拍卖要求产品生产、分类、包装等的标准化,从而推动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这三化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5、快速高效的花卉市场营销体系
    拍卖场、批发、零售及大量出口构成了最具特色的荷兰花卉市场营销体系,其中花卉拍卖场驰名世界。荷兰的花卉拍卖场起步于二十世纪初,花卉种植者合作社将供需双方集中在一起,以拍卖方式进行交易,发展到九十年代,全荷兰共有7家花卉拍卖场, 年营业额达22亿美元,目前拍卖的产品不仅限于产自荷兰的产品,也拍卖来自以色列、肯尼亚、哥伦比亚等国的花卉产品,所拍卖的产品并非都要运到拍卖市场,拍卖的大宗花卉只有部分样品在拍卖市场展示。产品经拍卖后,将直接运抵买主指定的地点。拍卖市场上最新的科研成果,是遥控拍卖和远距购买,电子定货系统可每天24小时向零售商、承销商提供所售产品信息服务。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场,经营额占全荷兰7个拍卖场经营总额的43%,占地71万平方米,相当于120个足球场大,由5000农花卉种植者共同所有,有5个拍卖大厅,13个电子拍卖钟,每天拍卖鲜切花35亿枝,盆栽植物3.7亿盆,提供了10000多个就业岗位,85%的产品出口,每年接待22万旅游参观者。荷兰高效的花卉拍卖营销体系使得花卉产品在拍卖后24小时内运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店。
    6、严格的检疫及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的生产供应及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对荷兰花卉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厦门的花卉产业及发展对策
    ㈠厦门花卉业现状
    厦门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0-22℃,全年基本无霜,雨量充沛,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加之毗邻台湾、港澳地区,具有发展花卉业的气候资源及地理优势,厦门花卉业经十几年的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荷兰等花卉发展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甚至与国内广东、云南、本省的漳州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1、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至1997年底,厦门花木种植总面积仅266.2公顷,其中绿化苗木164.1公顷,鲜切花52公顷,盆栽植物50.1公顷,经济效益较低,平均亩产值5000-7000元,鲜切花80%需从广东、昆明等地大量调入,观赏植物也大批量从广东、漳州等地调入,厦门花卉生产还不能满足本地消费的需要。厦门花卉生产企业100多家,占地面积平均不到2公顷,大多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小而全现象极为突出,在栽培上大多仍用传统的农田栽培方法,很多生产者为露天种植,连基本的栽培设施及喷灌设施都没有,更谈不上许多其它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由于栽培技术的落后,再加上自然式、小农式的经营管理,使得生产的产品品质大多较为低劣,出口创汇几乎为零。
    2、产品结构不合理,种植品种缺乏地方特色化,消费增长过慢
    鲜切花运输轻便、消费周期短、消费量大,全世界主要的花卉生产国家、地区都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鲜切花贸易额占世界花卉产业年交易总额的50-60%,荷兰鲜切花种植面积占花卉总面积的70%多,总出口额3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0%,而我市鲜切花种植比例仅占19.5%。种植品种跟着广东、昆明、上海等地走,基本上慢一拍,缺乏市场领先品种,具有地方特色化的一些品种未能很好形成拳头产品,种苗先行工程严重滞后,80%以上的种苗依靠外调。花卉的消费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增长缓慢,仍处时尚消费阶段,目前全市年人均消费鲜切花仅4-5枝。
    3、市场建设、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等服务体系亟待完善和建立
    虽然厦门市农科所园林花卉展销中心于1999年10月投入试运营,但营业面积偏小,档次偏低,经营的品种仍不全,属于过渡性简易市场,杏林海峡花卉交易中心仍处于规划论证、建设的的起步阶段。目前市场营销方面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至今厦门还未建立一个象样的花卉交易市场。生产者、科研人员、贸易商缺乏组织协调,不利于新技术的产品推广和各种信息的传播。技术、生产资料、信息等服务体系基本未形成。
    4、政府投入与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㈡发展对策
    花卉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因其独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而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厦门市委、市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发展花卉产业的重要性,已确立把花卉业作为厦门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由市计委牵头的厦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已于1999年完成,根据规划,厦门花卉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花卉商品生产基地,立足厦门,服务特区,辐射全国,逐步走向世界,到2010年花卉生产总面积达1180公顷,产值5亿元,绿化苗木、盆栽、观赏植物的比例调整为15:70:15,基本实现良种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针对厦门目前花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学习荷兰花卉业发展成功经验,提出加快厦门花卉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上述规划目标的几点对策:
    1、加大政府扶持,加速花卉产业化进程
    希望政府部门尽快出台花卉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方案,成立花卉开发办或指定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抓落实,制定相关的花卉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引导花卉企业和广大农户发展花卉生产。在政府的引导下,尽快成立由花卉种植者、经营者、科研、技术推广等人员组成的“厦门市花卉协会”,由行业组织来做好技术、信息交流培训,加强管理,协调指导,保护生产、经营者利益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2、确立发展重点,取得最佳效益。
    要充分发挥厦门特区交通便捷、信息灵通、人才荟萃的区位优势,确立厦门发展花卉产业的重点。我们的重点应在花卉产业链的产前和产后,产前指产前项目,如新品种、新技术、先进设备及管理经验的引进示范推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产后指产后项目,如建立大型的花卉交易市场及配套服务体系,瞄准我国广阔的北方市场,逐步扩大出口创汇,建成为我国南方大型的花卉交易贸易中心;产后鲜花包装、分级、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产中显然不是我们的优势,种植面积远的不说,近的比不过漳州,我们力求少而精。
    3、优化花卉种植结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地方特色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中高档鲜切花,重点应放在热带花卉、观叶植物方面,如玖瑰、火鹤花(红掌)、鹤望兰、切花兰花、彩色百合、彩色马蹄莲、苏铁、厥类、散尾葵等,同时抓住厦门冬春有利时机,生产香石竹、菊花、满天星、唐菖蒲等。此外加强具有地方特色品种的培育,尽快形成拳头产品,如仙人掌类植物、棕榈科植物、水仙花类植物、热带兰花等。
    4、推广设施栽培,结合基质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喷灌、滴灌等节水栽培技术,提高花卉品质。
    设施栽培现阶段宜采用比较实用的类型,比如育苗及名贵花卉的栽培宜选用全自动控制玻璃温室及普通玻璃温室,一般花木生产宜选用钢管塑料大棚。
    5、积极引导花卉消费
    花卉不仅能美化环境、美化居室、改善室内外生态环境,还能给人们带来美和艺术的享受,地处沿海开放城市的厦门特区,理应成为花卉消费的领头羊,带动内陆城市的花卉消费,从而推动花卉业的快速发展。
    6、依靠科技力量,指导花卉生产
    尽快解决我市目前花卉科技力量薄弱、分散,科研、推广、生产严重脱节的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完善科技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7、加大与国内外花卉界的交流与合作。
    厦门花卉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外引内联,充分利用厦门对内对外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做好直接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营经验,加快消化、吸收利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花卉产业,使厦门花卉业能始终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积极做好内联工作,一是发挥厦门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使用,利用漳州、龙岩、赣南等邻近地区劳力、土地资源,在上述地区建立各类生产基地,以解决厦门花卉品种不全、数量不足、产销不平衡的矛盾,二是充分拓展我国北方市场,发挥厦门冬季天然气候优势。
相关资讯
类别浏览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