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长中的应用
    一、赤霉素
赤霉素有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加速生长,诱导单性结实,增大果粒和提高品质的作用。在葡萄发芽期,喷5~10mg/L,新梢生长明显加快,一般比不喷药的长1倍多,对花序也有同样作用。果穗较紧的品种应用后可使果轴延长,果穗变得松散。如佳利品种在萌芽期喷5~10mg/L,可使穗轴和果梗延长。但如果树体营养不良,肥水不足,则出现果粒种子少或无核果,其浆果着色好、含糖量高,如对新疆无核白品种,在坐果期,果穗沾100~200mg/L溶液可增产50%以上。沈阳农大在花前和花后各10天以50mg/L分两次沾花序,处理玫瑰香品种,增产50%,且全部无核。但对有核品种新玫瑰、白莲子、加农玫瑰等增产效果不明显。日本对玫瑰露品种,在花前14天和花后10天各用1000mg/L溶液处理花穗,果粒几乎全部无核,成熟期提前20天左右。
二、矮壮素(CCC)
矮壮素有抑制生长、提高坐果率、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据北京农科院林果研究所试验结果,以开花前5~10天喷100~300mg/L溶液,对提高玫瑰香坐果率和产量较好,一般增产20%左右。矮壮素对抑制新梢生长作用明显,能节省人工摘心。但由于生长势削弱,影响光合作用,果粒小,品质差。所以,用矮壮素抑制副梢生长,又对主梢果实无影响,宜在开花后1个月左右,副梢生长盛期应用,浓度以0.2%较为适宜。矮壮素不宜连年应用,且要加强肥水管理。
三、比久(阿拉、B9)
比久是一种生长延缓剂。有抑制新梢生长和提高坐果率的作用。为了提高坐果率,国内外都在应用。据北京农科院林果研究所报道,对康可、莎巴珍珠、龙眼、玫瑰香等品种,在花期或花前20天左右,喷500~1000mg/L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日本在生产上对坐果率低的巨峰品种,为了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在花前15~20天用0.3%~0.5%溶液,细致周密地喷布,重点喷叶背面,效果显著。沈阳农大用0.3%溶液,在巨峰初花期沾花穗5~10秒,提高坐果率30%~50%,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对蛇龙珠品种,在花前1周喷0.1%溶液,表现出果穗紧密,含糖量、产量略有增加。但喷比久,要与波尔多液间隔1周,以免引起药害。
四、乙烯利
乙烯利为催熟剂,是提前着色的常用药。喷用时期和浓度随品种而异。一般在浆果成熟始期,应用100~500pm。有色品种有5%~15%果粒开始着色时喷布,可提前成熟5~12天。但喷乙烯利之后,果粒和果柄间易产生离层而落粒。因此,要掌握好浓度,分期喷药,分期采收,分期销售,以防造成损失。对酿酒品种在开始着时用300~500mg/L喷果穗可促进果内色素加整形成,对提高红色素酒的酿造质量有良好效果。对容易落粒的品种应慎用。
五、多效唑(PP 333)
多效唑是一种新兴的广谱性植物生长延缓剂,它具有药效长、低残毒、效果佳等优点,并对真菌病害有一定防治作用。据西北农大李嘉瑞等人1989年报道,用多效唑处理巨峰葡萄扦插苗试验结果:土壤施用量每1m2为0.5g,32天后极显著延缓地上部生长;每1m2施用量为1g,只需要15天后就有显著延缓作用。地下施用能促进根的发育,增强根的活性和提高根和冠的比例。盛花或花后3周叶面喷施0.3%溶液能抑制新梢生长,增加坐果率和产量。但果实着色晚,含糖量下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又据河北昌黎果树所李丽等人1990年报道,玫瑰香葡萄品种在落花后10天,每1m2地下施用0.68g和0.9g可湿性多效唑粉剂(江苏建湖农药厂产品),对副梢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分别为不施药的23.36%和12.41%,这两种施药量使玫瑰香品种的单粒重、单穗重和单株产量都比不施药的对照植株高。单粒重分别比对照高8.83%和12.09%,单穗重分别高94.44%和66.66%,株产量分别高60.45和24.0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