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者出局
    有下列情况时,打者出局:
    界内飞球或界外飞球被野手接住时,打者出局。
    相关说明如下:
    野手为了接打者的飞球,可以将身体伸出围墙、栏杆外的观众席(看台),也可以跳到栏杆上接球,不过野手在身体伸出看台碰到观众而造成球无法接住时,不算是观众妨碍,因为野手的动作对观众而言,是一种危险行为,所以出于保卫自己的反应而碰触野手,不算是妨碍守备。
    野手为了接球而接近球员休息室,此时休息室内的球员(不管是哪一队),为了怕野手摔进休息室而出手扶他时,不算是妨碍,只要他把球接住就算是接杀。
    垒上的跑者在野手和飞球接触的瞬间,就可以冒险往前进,不一定要等球接住才起跑。
    三个好球被捕手到时,打者出局。
    相关说明如下:
    球碰到捕手戴在头上的面罩或护胸而反弹时,只要球没有落地前接住就算是三振出局。但利用手或手套以外的用具,如面罩、护身,接获该球时,即使接到,也不算是完成出局动作。
    投手投出的第三好球提前落地,碰到裁判后反弹,或夹在捕手的面具上时,捕手即使把球捕住,也要再拿球触杀打者,或把球传向一垒刺杀打者。
    第三好球如果是擦棒球,先碰到捕手手套或手,再因球势强劲而跳在捕手身上或身上用具反弹时,只要球在没落地前接住,包括用手套把球盖在身上,就算三振。
    无人出局或一人出局,只要一垒有跑者,投手投出的第三好球,捕手漏接或夹在主审、捕手面罩上时,打者直接被判三振出局。
    两好球之后触击成界外打者判三振出局。
    击出去的球被裁判宣布为「内野高飞球」,不管野手有没有接到球,打者出局。
    两好球,投手投出触身球,但打者挥棒落空时,打者三振出局。
    界内球未碰触野手(含投手)前,直接碰触到打者,打者出局。
    打者击出去的球与球具的关系说明如下:
    打者挥棒后还没有离开打击区时,所击出去的球又碰到打者的球棒,此时为比赛停止球,垒上的跑者不能进垒。
    打者顺势甩出去的球棒在界内碰到球时,裁判得根据打者甩棒的动作是否故意所为判断,如果不是故意,比赛继续进行。
    球棒整支飞进场内碰到正要防守的球员时,不论是否故意,都算是妨碍守备。
    球棒折断部分飞进场内,不管是否碰到球或跑垒员或防守球员,仍属比赛进行中。
    击出去的球或传球碰到掉在地上的头盔时,仍属比赛进行中。但如果球是在界外区碰到头盔或地上对象时,为界外球,此时为比赛停止球。
     打出去的球在界外区滚动,裁判还未做出任何判决,被打者故意改变球的行进方向,此时为比赛停止球,打者出局,垒上的跑者不能进垒。
    打者在上一垒前,如果被防守球员拿球碰触或碰触一垒垒包时,打者出局,但先决条件是:防守球员必须确实用手握住球(或手套内有球)触杀打者才算出局。如果球是在手上或手套中弹跳,或者只是用手臂抱住球在胸部,此时打者已通过一垒,都不算出局成立。
    跑进一垒的后半段,除了闪避处理球的野手外,打者如果跑出三呎线外或跑入垒线左侧,将被认为有妨碍守备之动作,打者出局。
    无人出局或一人出局,一垒垒包有跑者时,内野手把很容易接住的内野飞球碰触后再故意掉落地面,企图制造双杀,此时比赛停止,打者出局,垒上跑者退回原来垒包。
    跑者故意用动作妨碍正要传接球的守备球员,例如:二垒手准备传球到一垒制造双杀时,却被往二垒跑的跑者用双手拉扯,以致球传偏,此时不但跑者妨碍手备被判出局,打者也一样判出局。
    两人出局两好球,三垒跑者企图冲本垒(例如盗垒),却碰到投进好球带的球,此时不判跑者出局,而判定打者三振出局。
    但如果是无人出局或一人出局时,只有打者三振出局,跑者得分算,此时为比赛停止球。又垒上有其它跑者时,不管有没有盗垒动作,各进一个垒
    有下列情况,打者出局:
    打者一只脚或双脚站在打击区外打击,即使投手故意四坏球时,打者也不能跳出或踏出打击区外击球,如果违反规则,打者出局。
    投手在投手板上开始注视捕手暗号,打者更换打击区域,例如:从左打击区换到右打击区时,打者出局。
    打者踏出打击区外,或者是以其它动作妨碍捕手守备时,打者出局,比赛停止,垒上跑者须回到原来垒包。但如果妨碍的同时,捕手也把球传出而造成垒上跑者出局时,妨碍就不成立,只判跑者出局,打者没有出局,垒上其它跑者按比赛进行中,可继续进垒。
    如果捕手受打者妨碍的同时将球传出,原本有机会触杀垒上跑者,却因野手失误而使跑者上垒时,打者出局。而被妨碍的捕手传球造成夹杀时,裁判应立即宣布「比赛停止」,打者出局,跑者回到原来的垒包。
    打者因挥棒落空而使球棒回转碰到捕手,造成捕手无法接传球时,比赛停止,不算打者妨碍,只判定是一个「好球」。
    打者使用改造过的球棒将被判定出局,同时被判退场,而挥棒后所造成的跑者进垒也不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