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鸟的常见病防治(二)
    鸟的鼻炎与人的感冒相似,多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疾病,病因较为复杂,气候变化突然,环境忽冷忽热,贼风吹袭,长途运输,营养不良,应激等,都可能是发病的前置因素。以上几个病因引起鸟鼻黏膜和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可能在这个时候乘虚而入,继发细菌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是最常见于寒冷季节,且多见于幼鸟。
    临床症状表现为鸟鼻黏膜潮红,肿胀,湿润,鼻孔内有分泌物增加,初为清液,以后逐渐变成浆液或粘性液。鼻孔周围沾染赃物,打喷嚏或甩鼻,病情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如果波及眶下窦和眼睛,病鸟出现结膜炎,颜面肿胀等。初此之外,病鸟还会出现精神不佳,食欲不好,没有正常时活跃,羽毛蓬松和呼吸急促等症状。诊断主要是靠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分开。治疗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和饲养环境,让病鸟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中生活,并把病鸟的鼻孔和眼睛内分泌物清洗干净。为了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抗生素和磺胺类药。
    具体治疗或处理办法是:
    1、用1%食盐或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鼻腔。
    2、可向鼻孔内注入青霉素溶液(20万单位溶于5毫升蒸馏水中)。
    3、内服桑叶、薄荷等。也可以将薄荷叶煎水,趁热置于鼻前,让鸟吸入蒸汽。
    4、盐酸麻黄素滴鼻。
    5、注意鸟舍卫生,防止鸟舍内有灰尘,烟气和氨气等。(绝对不能吸烟)
    6、注意气候突变,防止感冒发生。  
    感冒
    一、病因
    由于受凉和骤冷、骤热引起,其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此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即放于同一室中的病鸟可以通过呼吸传染给其他的鸟,但其传染率远比传染性眼病低。
    二、表现
    病初开始流鼻涕,但一般很难观察到鼻涕,只能看到鼻孔变得明显,鼻孔周围羽毛粘结。健康鸟鼻孔一般为羽毛遮盖,感冒后鸟的鼻孔则因流鼻涕,浸湿鼻孔周围羽毛,使羽毛粘结,鼻孔显露。另外,可听到鸟咳嗽,同时呼吸加快。严重者喘,呼吸时发出咝咝声,甚至呜叫声,更为严重者张口呼吸,每次吸气时头颈向前,向上,张口,呈尽力吸气姿势,甚至因呼吸困难而无法合拢嘴。精神不佳,啄食减少。严重着出现嘴发黑,亏膘,直至死亡。
    三、预防
    防止鸟受凉,尤其冬季应保持室温,不能太冷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骤冷骤热。带鸟外出不要捂得太严,使鸟出汗。
四、治疗应保持室内湿度,可选用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螺旋霉素及先锋霉素中任何一种药,将药捻成粉末,取1/4片量放于饮水器小鼻中,用牙签混匀,溶解,每日换一次,连用7-10天。  
    急性腹泻
    一、病因腹泻俗称拉稀,包括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以及霉菌性肠炎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饲养不洁,如饲料霉坏变质或受鸟粪污染、饮水污染、蔬菜水果不新鲜等。其中饮水污染最为常见。腹泻病鸟也可以传染给健康鸟饲养人员患腹泻有时也可以传染给鸟。
    二、表现粪便变稀为糊状、粥样、水便分离或稀水样,有时有血便。腹泻较重的鸟精神萎靡,甚至经常盘头睡觉。有的则表现羽毛不顺,“炸毛”,时间再久,则出现“亏膘”。
    三、预防不喂食变质饲料、蔬菜和水果。每日换水,最好用凉白开水,更换饮水时将饮水器彻底清洗,每周对饮水器和食缸消毒一次。对病鸟彻底隔离。
    四、治疗 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E(抗敌素)、痢特灵或黄连素。将药捻成粉末取一片的1/4量,加在饮水器的小鼻内,用牙签混匀,每日更换一次,连用 5-7日。对病重的鸟饮水中加用口服补盐液。  
    寄生虫病
    吸血虱可寄生于很多笼鸟类。用除虫菊酯喷雾或用西维因喷撒1~2次(间隔7~10天)治疗有效。
疥螨的治疗可用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200微克注射1~2次(间隔1~2周)。
    胃肠道寄生虫的治疗常用异丙硝哒唑,按每长饮水加125毫克,连用7~14天;或用甲硝咪唑,每千克体重口服40~60毫克,每天1次,连用5天;或用左咪唑,13.65%注射剂按每升水中加2亳升饮水,连用3~5天;或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口服500毫克;或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用200微克皮下注射。
    绦虫病可用氯硝柳胺,按每千克体重250毫克灌服鹦鹉;按每千克体重500毫克灌服雀科鸟,10~14天后重复1次。
血液原虫,如血变原虫、住白细胞原虫和弓形虫的感染觉于鹦鹉目和雀形目笼鸟,治疗比较困难,可试用盐酸阿的平,按每千克体重250毫克经胃灌服,每天1次,连用5天为1疗程,10天后重复1疗程。
    骨折
    尚未驯熟的新鸟或需使用脚锁的鹦鹉等很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部位多在跗跖部。鸟发生骨折后,有条件的可用异氟烷使鸟镇静,然后用很薄的木片、竹片(如火柴盒等)、或厚纸板做成夹板将骨折部位复们后加以固定。将鸟小心放回笼内,去除栖杠,保持安静的环境。饮料营养需要保证,另可添加少量鱼肝油于饮料中。经常令鸟接受适度的阳光照射。这样,约经半个多月即可康复。
    啄羽症
    啄羽症是鸟的一种很不雅的行动。其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症,如厌烦、性刺激、群居刺激、恐惧,也有可能涉及到某些传染性疾病或营养性疾病。
如果确诊为疾病引起的啄羽症,需用芗治疗,否则最好不要滥用药物。可经常提供一些安全的、可咀嚼的小玩具,树枝和嫩枝、嫩叶等也可帮助患鸟改变咀嚼羽毛的习惯。
    体外寄生虫
    鸟的体外寄生虫种类很多,主要是节肢动物们的昆虫纲和蛛形纲,如虱,蚤,螨等。这些寄生虫以吸血,
食皮屑,羽毛为营养,并能传播疾病。
    (1)羽虱
    羽虱是鸟类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属食毛目的昆虫种类繁多,寄生于鸟的体表羽毛上。羽虱的发育
呈不完全变态,其全部生活史离不开宿主的体表。主要是食宿主的羽毛和皮屑,也吸取鸟体的营养,特别是
对雏鸟和幼鸟危害较大。
    [症状]
    病鸟烦躁不安,不断用爪搔痒部,羽毛局部或大面积脱落,食欲减退,消瘦贫血,雏鸟生长发育停滞,体质虚弱。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羽毛上的寄生虫卵和虫体可做出诊断。
    [防治]可用除虫菊作喷雾法治疗,毒性低效果好,但作用时间短,也可用马拉硫鳞粉,甲氨甲酸萘脂等作沙浴或药浴,一般每间隔两星期用药一次,连续2-3次。鸟笼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和药物灭虫,可达预防效果。
    (2)跳蚤
     跳蚤是一类小型吸血昆虫,种类较多,对宿主的特异性不严格,能在鸟和哺乳动物之间转移。跳蚤的发育属完全变态,成虫营寄生生活,红色,褐色或黑色,身体扁平,在气候温暖地区更为多见
    [症状] 跳蚤成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皮肤上,以吸食宿主的血液为主。大量虫体侵袭时,鸟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羽毛脱落,日渐消瘦,贫血。
    [诊断] 根据病状,检查发现寄生虫的皮肤上的细小红点可做出诊断。
    [防治] 治疗重点是杀灭其成虫和幼虫,同时对鸟体和养鸟场所进行认真消毒,每半个月重复一次,所用药物治
羽虱基本相同。积极采取灭鼠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足膝螨病
    引起鸟类足膝螨病的螨都属于蚧螨科的节肢动物,大多数寄生鸟的体表,其形体很小。通常寄生于鸟的口角,眼脸,脚和泄殖腔孔周围等羽毛稀少部位,整个发育史都在宿主皮肤內完成。
    [症状] 足膝螨侵袭后,虫体寄生部位皮肤发炎增厚,并形成鳞片和痂皮,使患部皮肤外观粗早皱裂;当侵袭脚部时,患肢增粗,似涂有石灰样故又称为石灰脚。随着病情发展,可见关节发炎,趾骨畸形,严重时坏死,行走困难;当侵袭羽毛基部时,寄生部位的皮肤发炎,羽毛变脆脱落或被宿主自啄而拔出,严重时羽毛完全脱光,造成生长发育受阻。
    [诊断] 在病部位刮取病变组织进行镜检具有诊断意义,发现寄生虫体更能确诊。
    [防治] 治疗可用10%马拉硫鳞溶液和四丁酚醛混合液喷雾,每天一次,连用5天,效果良好。严重病例,先使病变部位软化,将杀螨药配成油剂局部涂布。对足部病变,可将药物配成药液进行患脚药浴,浸泡15分钟,以使药液渗入患脚部皮肤组织,连用几次效果更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