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商务网,免费信息发布推广平台,您可以 [登陆后台] 或 [免费注册] 无忧商务网 | 企业黄页 | 产品库存 | 供求信息 | 最新报价 | 企业资讯 | 展会信息
黄页信息| 库存信息| 技术服务|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二手信息| 加工信息| 供求库| 报价库| 展会库| 代理信息| 保健| 生活黄页| 食谱| 网络黄页| 水族休闲| 人力HR| 招聘
首页>>生活网>>生活保健>>乐-宠物饲养-其他
短鲷的常见疾病以及防治

    〝嗯?奇怪!昨天还好好的啊!今天怎么会死掉咧?!〞很多时候听到有人发出这种疑问,饲养短鲷常会发现鲷儿突然行为举止怪怪的!说是得病,但是又诊断不出原因,之后就是暴毙而死,前一天还花枝招展、生龙活虎,隔天就香消玉殒了.....。相信这是短鲷迷们心中永远的痛。短鲷对于水质的要求虽然较高些,但也决不是要求严苛的鱼种(一般 3~5 天换掉 1/3 的水就绝对没啥问题啦!),偏偏很容易因为环境不适加上鱼体本身带有过多病源而生病死去。金钱的负担是其次,一只美艳的鱼被自己照顾到死,才令人扼腕气结咧!每一只短鲷的颜色、花纹、体态都不同,每只鱼都有自己的特性,很容易对她们着迷、产生感情,不同于每一只看起来都一样的灯鱼、鼠鱼,不是其它只可以取代的!
    疾病的产生,一般是外在的环境或内在生理平衡变化过大时,鱼体本身无法适应,此时致病因子有机可乘而产生疾病。然而要产生疾病,必须要如下三大致病因素同时成立:不良的环境、受压迫的鱼只、病菌源的存在。只要隔绝以上三个条件的其中之一鱼只便不会生病。
    1.不良的环境: 环境是使得短鲷生病最的主因。所谓环境,包含水温、水中硝酸盐浓度、pH值、硬度、水中溶氧量 ... 等鱼类生活的因素。当鱼只于不适合生存的环境中,生理反应无法正常运作,则会体色暗沉、生长速度缓慢,严重时则会发病。在鱼病的三要素中,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排名第一,格外重要。常有人在短鲷发病后不断投药,其实应该先换水,改善不良的环境,再来观察短鲷状况是否有改善,最后再考虑投药处理。不论是养短鲷也好,都要有「 预防重于治疗 」的观念,保持良好的环境,就能避免鱼病。
    2.受压迫的鱼只:当鱼只过度紧张时,体表会发黑或几乎无色,到处乱冲撞。压迫一部份是来自不良的环境,再者是人为的侵扰和水质剧烈的变化 ... 等。像是刚买来的新鱼,经过长时间运送到家时,常会有上述之现象。此时应该先将装新鱼的袋子连水整个直接浸入鱼缸里 20 分钟,等袋里的水温和鱼缸里的水温渐渐相同时,再把鱼缸里的水慢慢分三次混入袋中,每次约一杯水,一次间隔 15 分钟,使鱼只渐渐适应环境的改变,以降低压迫。若直接将短鲷倒入鱼缸中,则会因为水质、水温剧烈变化而产生压迫,抵抗力低的鱼只很可能就此死亡。
    3.病菌源的存在:鱼缸里存在着许多病菌源,鱼只的体表亦有许多病菌源。当鱼只的健康状态良好时,则能抵抗病菌达成平衡不会发病,但病菌源依然存在。当环境一旦恶化时,抵抗力低的鱼只就会生病。因此鱼缸一定要定期换水,移除废物并且减少病菌源。病菌源的种类很多,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 ... 等都属于病菌;病菌源同时也存在生饵当中。
    疾病的种类的判断
    1.鱼只的行为:
    a. 浮出水面、呈呼吸困难貌:此为缺氧的症状。判断为水温过高、水中溶氧量太低、二氧化碳太高或是鳃病造成呼困难,可从增加水中溶氧量来着手。 b. 鱼只载浮载沉、呼吸快速、无力游动、反应迟钝:判断为氨中毒(鳃部呈淡红色),或是亚硝酸盐中毒所引起,可由增加换水次数来着手。 c. 鱼只离群独游、体色变深:判断为体表或是肠内有寄生虫,可以检视其体表或排泄物。 d. 鱼只体重减轻、体色不变、鱼只腹部肿胀、粪便呈白色黏稠状:判断为鱼肠内感染肠内鞭毛虫。
    2.鱼只的游动方式:
    a. 鱼鳍缩起折皱、游动无力、体表常摩擦石头:判断为皮肤性寄生虫或感染柱状病原体,造成体色转黑。 b. 鱼只打转游动:判断此为回旋病或是其它疾病的末期症状。 c. 鱼只平躺或头下尾上、无法平静:判断可能为鱼鳔受到感染。
    3.鱼只的体型改变:
    a. 畸形或体型改变:判断为外伤或是天生遗传畸形,或发育不良。
    常见的短鲷鱼病
    1.白点病
    是最常见的鱼类疾病,尤其在寒流来时(水温下降)会发病,由白点虫所引起的鱼病,一开始只有一两点,但不久就蔓延开来,严重时全身会布满如同盐巴颗粒大般的小白点,病鱼会一直用身体磨擦底砂或石头,试着刮掉附着在身上的白点虫。会传染。发生白点病主要的原因是水温变化(下降)太大,再加上水质不良所造成的,可将温度升高至 28°C 以上或使用甲基蓝加盐巴,二者并施效果更佳,而盐不能加太多。但是一般来说,短鲷不太会得此病,要不然也会自行痊愈,不用太担心。
    2. 烂鳍、烂尾、烂鳃病
    发病的鱼只,鱼鳍尾端边缘会呈白色混浊,然后开始溃烂,鳍条组织糜烂糊开,并且会产生出血性血斑;病发于头部时会造成向脑部溃烂呈一洞窟,称为洞头病。发病原因绝大部分是水质不良引起,并且在溶氧量低、排泄物过多或是温度、 pH值急剧变化时,最容易发生细菌类如柱状细菌的感染。会传染。预防时应避免水温及 pH值骤变,并且注意水质的污染。处理时可用磺胺药剂口服或抗生素、咈喃剂药浴。
    3. 烂嘴病
    病鱼的嘴部会因为发炎而呈红色,严重时会溃烂,常会并发有水霉菌的感染,造成有如棉花状的伤口,在水质恶劣的水族箱中最常见,尤其是因外伤感染而产生的机率会更大。会传染。预防烂鳃病的方法,亦可适用于烂嘴病。处理方法可用优碘做涂抹或药浴,也可以使用烃四环素做长期药浴, 效果不错。
    4.水霉病
    病鱼的体表附着类似棉絮状的水霉,鱼只变得没有精神,躲在角落,失去活力。水霉在水温低时容易发生,温度上升后大多会自然痊愈,情况类似白点病。病因乃是捕捞、运输的过程不当,造成外伤感染,或是温度骤降时所造成水霉附生。处理方法可用甲基蓝、孔雀绿或福尔马林、优 碘做药浴,合并使用效果亦不错,但浓度须减半。
    5. 立鳞病
    病鱼的鳞片会竖起呈松毯状,起初只是一部分的鳞片,严重时会扩散至全身鳞片且全身肿胀,属于腹水病的并发症,并且伴随有凸眼的现象。数日后鱼只便会死亡。不太会传染。此病症难以治疗,属于末期症状,只能于事先预防。 此病因受环境影响很大,水质环境不良且水温不适时较易发病,也有可能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所以最好保持鱼缸内环境卫生。处理时可利用抗生素连续使用数天,或以食盐加咈喃剂做药浴有可能会治愈。
    6. 腹水病
    鱼只腹部肿胀欲裂,严重时鱼只腹部会向后朝上仰,腹部内充满了似水液体,鱼只尚有活力但身体不太能平衡,几乎无法游泳,病因一般为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虽然不太会传染,一旦发现病鱼应立刻隔离,因为死尸可能污染水质。处理时可用注射针筒将腹水抽出,并置于 0.8% 的食盐水连同抗生素一起施行药浴,但治愈的可能性不大。
    7. 气泡病
    鱼只的表皮组织中出现气泡,尤其在头部或鳍部,尤其在夏季水温高、水中溶氧量太高或溶氮量过高时最容易发病,加温过高或打气太强亦可能会引起。处理时只要换水或注入新水来改善水质即可,并增加曝气量,以去除水中过饱合之气体,病情即可改善,一般来说,此病仍属罕见。
    8. 车轮虫病
    感染的鱼只常会以身体磨擦底砂或急剧式跳跃。病虫寄生于体表时,会分泌白浊黏液;寄生于鳃时,则会分泌大量黏液而造成呼吸困难。车轮虫通常食入带有病菌源的生饵。因此预 防时,可先将生饵消毒,用福马 林浸泡一会儿再喂食。罹病时,可用过锰酸钾或是福尔马林加食盐水药浴。
    9. 锚虫
    一种白色线状的寄生虫,锚虫会将头角穿入鱼鳞下方,寄生于鳞片下的体表层,有时口部及鳃部都有可能会寄生。观察到鱼只的体表经常拖着一条条白色线状的物体时,就应该是感染了锚虫,但是一般鱼缸内并不常见,大多是由新买的鱼只所带入。处理时可用镊子直接将锚虫拔出,再点上优碘,或以马速展做短时间药浴,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较佳。
    10. 驼型线虫
    鱼缸中常见的线虫会随水流移动,大部分则附着于缸壁,寄生于鱼体肠内,再随粪便排至水中。当虫体长大后,会将较尖的一端从肛门伸出不停摆动。一般初期感染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体色稍微变黑,等看到虫时病情就很严重了。虫体长到能从肛门伸出的大小时已具有繁殖的能力,会将虫卵产出并出落于底沙上,而短鲷又有啄食底沙的习性,易将虫卵食入造成 感染。会传染。处理时可用福尔马林或肠内驱虫剂药浴,浸泡时加强水流。
    11. 鱼虱
    常附着于鱼鳍的基部,虫体很大,被寄生的鱼只受到刺激便会在缸壁及缸底磨擦,使得寄生部位发炎而呈红色,并且鱼只的活力会降低。通常鱼虱多半是由生饵带来,故使用生饵喂鱼前必须先加以消毒。处理时可用含有机磷的马速展或地特松 ... 等农药药浴,用药时需增加药浴液中氧气含量,也要注意用量。否则鱼只会被毒死。当鱼只打架、碰撞,或捞捕、运送时不小心造成外伤,伤口很容易有细菌或寄生虫侵入,所以当鱼只有外伤时最好能以抗菌剂治疗或以优碘破涂擦伤口。
    12. 六鞭毛虫病
    病鱼的体色会变黑,不吃饵料而日渐消瘦。会排出白色的大便,并且有拖便现象,寄生于肠道中。会传染。 处理时可用嘧挫乙醇(Metronidazole)混入饲料喂食。若鱼只不吃则进行药浴。
    药物治疗的一般通则与种类
    药物目的可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对付细菌感染或寄生虫的称之为治疗剂;另一种则为调节剂,用来调整鱼类最适应的环境及水质。两者在使 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调节剂有:水质稳定剂、增酸增碱剂 ... 等。由于调节剂作用较慢,因此要注意使用量,不要一次加太多,尤其是使用增酸剂、增碱剂时,更要特别注意。先测量水中 pH值,再计算应加入的量,分次稀释加入鱼缸中,千万不要一下就随意乱加,以免造成生命伤亡。加药时要一面加药一面搅拌,一面测 pH值。 至于使用治疗剂时,不应刻意减少水量来节省药钱,因为水量少对鱼只是一种压迫。
    鱼病用药多半有毒,勿接触食 用。治病用药对鱼与寄生虫都有毒害,只不过对鱼只的毒性较低。治疗的效果与鱼种和温度都有关,剂量使用更要参照使用说明书,否则剂量不足容易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剂量太重的话,通常会使鱼只、水草一起挂,不然就是受到二次伤害。寄生虫通常有其最适生存与最不适生存的温度,使用药物时最好在寄生虫最不适的温度下施行,效果才会显著。
    药物治疗时,最好将鱼只捞到空缸内治疗,顺便清洗滤材上的细菌。若要在原缸中做治疗,需先将活性碳拿出来,治疗过后再多换几次水,最后在过滤器中加活性碳以吸附残留的药物。使用甲基蓝时,不能用活性碳以免附着色素残留,而造景水草则要拿掉以免染色。故水草缸最好不要使用甲基蓝,因为会伤害水草。而 孔雀绿溶液则不安定,容易受光照而分解,须保持在阴暗处,使用时不要开灯,但是孔雀绿颜色较深,容易染色又很难褪色。总而言之,药物在使 用上都要非常注意,否则很容易就会误杀小生命。
相关资讯
类别浏览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