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粮票大全”刘金涛
    走进刘金涛的书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满,大书橱里挤满了各种颜色的粮票夹,书橱顶上摞了四五层的纸盒子,里面也全是刘金涛的宝贝粮票。刘金涛是中国石化总公司济南分公司的一名科研人员,早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收藏,不过当时只是喜欢收集邮票。
1992年,工作以后的他在一次收拾大学时的书籍时,找到了无意中留下来的几枚上海市粮票,那年粮票刚刚作废,刘金涛对他经历过的粮票时代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很仔细地把这几枚粮票夹放在集邮本里,并开始了他的粮票收藏。到目前为止,他基本上收齐了山东省及各市、县各时期发行的粮票,其中还有票样、样本、设计图稿等。
最让刘金涛留恋忘返的是济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场,在品种丰富的收藏品市场,有时能“捡漏儿”。
2000年8月的一个周日,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十分热闹,刘金涛在收藏品区慢慢逛起来。来到一个摊位前,一套染有墨迹的1989年版青岛市细粮票映入了他的眼帘。该票全套六枚,面额分别为50克、100克、250克、500克、2500克、5000克,比他平常见到的1989年版青岛市细粮票票幅略大,周边还有彩色斑块及黑杠。问摊主价格,20元一套(仅此一套)。这时候,刘金涛想起了“印刷试样”这个概念,邮票有“印刷试样”,难道粮票能没有?说不定这就是这套粮票的印刷试样。他还了还价,结果以12元成交。后来,他拿着这套1989年版青岛市细粮票请教有关人士,证明确系印刷试样。由于粮票的印刷试样是机器开印之前的试样,在呈送有关领导审核认可后,粮票便可正式开印。粮票、票样易得,试样难求。所以,其试印量及存世量不会太多的,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三年前,他去本市一家邮票店,在林林总总的邮品中,发现了一本山东省1963年粮票样本,内放十枚样票(正、反两面),十分少见。一问价格,店主林老板开出了高价,他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心中留下遗憾。
春去秋来,他的粮票收藏进展不小,但心里总惦记着那套粮票样本。于是,又去了那家邮票店。店主林老板可能察觉出了他的心情,就主动开口说:“您如果喜欢就拿去吧,我这儿大多是邮币卡,这是一位集邮的老伯放在这儿代卖的,价格给一半就可以了。”但价格还是太高。
稍后的时候,他从报纸上得知那家邮票店一带要拆迁。挂记着那套粮票样本,就匆匆地赶到那家邮票店。他的诚心感动了人家,最后店主以3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这是当初开价的十分之一。他兴奋之余,又有些庆幸,因为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得到了藏品而未中途易手留下遗憾。这样,他的山东省粮票票样(样本)收藏专集就集全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种喜悦的心情,别人也许是无法理解的。他在寻寻觅觅中寻找着每一个“宝贝”,也寻找着一种愉快的心情。
在齐鲁大地上流通过的粮票,林林总总,不下千余种。有上世纪40年代发行的部队粮票,如胶东区、渤海区、鲁南区等山东解放区发行的麦粮票、秋粮票等等。更多的是山东省在1955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后发行的粮票。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曾发行过1943年版的鲁中区饭券。这枚1943年版鲁中区饭券为红色(单色印制),面额为一餐,我们可以从背面印的规则中略知当时的使用情况。“此券只限于抗日军队及地方工作人员使用,饭铺及老百姓不准使用。”健全的粮食供应政策以及给养供给方式,保障了当时人民军队的需要。 作为山东省第一套省级粮票,1955年版山东省粮票设计上乘,印制精美,颜色各异,竖版双面,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该版粮票全套六枚,前四枚较为少见,不易收集,另外,这套粮票还有票样存世,十分难得。 1966年版山东省粮票始设计于1966年初,印制发行于当年底,正是“文化大革命”进行得轰轰烈烈之时。这套粮票开始流通时,有人发现5斤面额粮票的设计有些问题。有关领导紧急决定,将其立即销毁,已发放的粮票全部收回,连《山东省粮食志》上也查不到它的发行情况。
1969年版山东省粮票,是山东省发行的第一套语录粮票,在青岛市印制。此款粮票的设计印制十分精美,“文革”特色浓厚,曾被粮票收藏界评为全国“十佳语录粮票”之一。 1992年版昌邑县粮食局工种差额粮票是山东省县级粮票中的关门粮票之一,即发行使用最晚的一套计划经济流通领域中的粮票。
随着粮油价格逐步放开,到了1992年下半年,粮票退出了我们的历史舞台。
目前,刘金涛已收藏粮票达两万余枚(种),其中不乏精品、孤品,尤以山东省粮票为最:例如山东各解放区粮票(达80余枚)、1992年版威海市食品票(设计图稿,未发行,孤品)、各年版山东省粮票票样(含1963年版、1966 年版票样)、1961年版济南市粮票、1955年版德州专署粮票等。刘金涛曾应邀参加过内贸部举办的全国粮票收藏座谈会、首届全国粮票收藏展览和济南市首届民间收藏品展览。
刘金涛最大的心愿是,在适当的时候,开办一个山东省粮票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