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收藏名家艺术的殿堂
    宝光寺,位于四川成都市北部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县,是四川地区主要传戒的禅宗丛林之一,佛教史上素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称。
宝光寺历史悠久,相传始建于东汉,隋唐以后屡经重建,现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宝光寺现存一塔五殿十六院,寺藏文物极为丰富,尤以蜀汉隋唐以来的书画、碑刻、典籍、陶瓷为主,名家手笔真迹甚多。各类文物1300余件,其中有经专家鉴定列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57件。
寺中收藏尤为珍贵的有距今1700余年蜀汉章武年间铸造的铜鼎;距今1400余年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镌刻的千佛碑;先后铸造于唐代显庆和开元年间的陶塔、龙虎瓶;宋代铜铸的均窑瓶“优昙花”;宋徽宗赵佶绘的鹦鹉图;元代赵子昂绘的五马图;出自明、清时代书画名家的作品更为丰富,唐寅《山水画》;文徵明《山水画》;祝枝山书写对联《每闻善事心皆喜……》;郑板桥书法《独访家山歇遂涉……》,《江边弄水挑菜便过一日……》及其《竹石画》;王宫午《双墨龙》和《刘海戏蟾》;董其昌书条幅《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何绍基书对联《自知性僻难偕俗,且善身闲不属人》;颜楷书的七律条幅《九载重经礼上方……》;张船立书的对联《青萍叶动知鱼过》;翁同龢书的单条《诸无量刻意坟典》;康有为《寿》字书;慈禧太后书写的对联《人游霁月光风表,家在廉泉让水间》及她画的小写意《绿牡丹》,画中的题字,“东皇春殿垂恩宠,半紫荣华庆吉昌”真实地表现了慈禧太后的宫中生活。
解放后,宝光寺一直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重视和关怀,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近六十位中央领导人先后来寺参观游览,盛赞宝光寺是“新都胜景”,“文物荟萃重地”,“香城宝地”,1964年2月周恩来来寺鉴赏文物时,特别指出徐悲鸿所绘《立马图》是国内收藏品中最高大肥壮的一幅,再三叮嘱寺僧务必妥为保存。宝光寺对外开放十多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佛教界人士前来观光、朝拜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丁肇中博士来寺参观后,盛赞宝光寺不仅是一座千年古刹,而且是一座东方艺术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