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收藏说护照
    现在出国旅游业务方兴未艾,小至一日游,多至一月游。名目繁多,且开辟旅游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经济条件好了,只要有钱,出国玩上几天已不再是梦想。这就给护照的收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也就成了护照的积累增多的重要来源。
出国需要护照,即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之间也不例外。护照就是一国主管机关发给本国公民出国旅行或居留的证明其国籍和身份的证件。欧美国家之间出入境比较方便,一国公民到其他国家旅行、就职、居住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这些国家的公民们几乎都持有护照。同样,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公民旅游、定居、留学、打工的人数日益上升,中国公民持有护照已不再是新鲜事了。
护照一词原为外来语(pass),大约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那时,欧洲侯国林立,侯国之间设关立卡,从一个侯国到另一侯国,必须持有侯国签发的身份凭证方能通过。这种凭证就叫护照(pass派司)。中国护照一词的出现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天津、汉口等沿海、沿江城市出现了租界或租借地。华界和租界为避免和防止对方利用特殊的环境进行非法的运输或贸易,部分实行验关制度,由中国官方签发给个人的携带禁运品,请求对方验关机构准许放行的凭证就被叫作“护照”。
收藏护照的意义在于,它是了解自己(或集体、国家)经历的一种书面资料证明。工作闲暇之余,拿起使用过的护照,就会想起那一段持有护照在国外(或境外)生活的日子,浮想联翩,增加自己的生活情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