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收藏的误区
    粮票,随着当今的收藏热潮,已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看重。但由于每个人自身的条件不同或想法不同,造成了下列粮票收藏的误区:
    一、只收品相好的,不收品相差的。凡是收藏者,不管是收藏任何藏品,都喜欢品相好的,无可非议。但粮票是经过流通使用,并经反复流传,因此任何一位颇有眼力的藏家首先考虑的是珍稀程度和其真正的价值。
    二、只收成套的,不收单枚的。这更是错误的做法。当然,不管是哪省哪市,同一个年代成套的当然好,但一些早期的、珍稀的粮票由于年久或销毁等因素是很难成套的,哪怕是仅收集到一两枚也算不错了。如果只追求成套,恐怕连当初的一两枚也见不到。
    三、只收省市的,不收县镇的。这是一种偏见。不少人只愿收集省级及直辖市的粮票,认为这些才是“正式”粮票,而对于其他城市,特别是一些县镇的粮票一律排除,这就更是个失误!要知道,粮票是个大家族,都是正式成员。实际上,越是小的县镇粮票就越稀少,越加难寻。四、只收图案好看的,不收没图案的。这种收藏方法谈不上收藏,更谈不上水平,只能说是一位“年画”爱好者。南京一位资深的粮票收藏家为了得到一枚票面上没有任何图案的早期粮票,反复用了极高代价才换来的。
    五、只收当地的,不收外地的。这可能是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或偏爱故土收藏品而收藏,但要知道,只收本地粮票并非易事,全国粮票收藏者没有一位敢说:“我把本地粮票都集齐了。”因为各地粮票在建国后都先后使用了十余套至数十套,所以收集难度较大。但为避免顾此失彼,还是各地均收为宜。
    六、只收便宜的,不收价高的。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和集邮一样,只收便宜易集的大路货,而忽视价高的稀少和早期品种,这样易导致当你再想购进高价品种时,其价格就更高了。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是有一定道理的。
    七、只收粮票,不收相关的粮证。粮证指与粮食供应相关的粮本、粮卡、粮食单据或证明等等。这些粮证同样属现代的宝贵文物,甚至有不少粮证比粮票的价值还大,因为这都是研究粮史的第一资料。
    八、只收粮票,不收料票。料票虽是供牲畜用料,实际同属粮票品种,料也是粮。如不收料票,等于失掉了很好的粮票之中的一个品种。
    九、只收双面票,不收单面票。一些人只认为双面都有印文的,才属正规票,单面票不正规。实际上这是个误解。要知道,许多珍贵的早期票,都是单面票。
    十、只收单体票,不收月份票。这也是一种严重的误区,单体票指自成一体,就是常用的粮票(不带月份的),但许多月份票都是颇为珍稀的,如京津沪早期票都是带有月份的,要想集齐某年的12个月份票,那就更不容易了。月份票实际最稀少,只有很短的使用期,并无周转,是值得珍惜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