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经验谈——收藏与鉴赏
    时下不少人搞收藏带有盲目性,跟着炒风走。对收藏品说不出名堂,或是通半窍,走眼吃假货常有之。
   其实收藏家首先应该是鉴赏家。你对集藏种类没专业知识,少实物标本,缺鉴赏能力,自然收藏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我碰到有的搞了十几年收藏的收藏家,其眼力不敢恭维,家中藏品真假三七开。将一些新仿赝品当国宝、当珍品,上电视、上报刊瞎吹,内行人看出门道付之一笑。有位老者,是我父辈的同事,退休在家,迷上收藏,将多年的积蓄及子女给的钱,全用于收藏古陶瓷。专业书看了几本,理论上头头是道,家中藏品都是历代典型器,与专业图谱能对上号,什么晋代青瓷虎子、唐三彩骆驼、宋代耀州窑提梁倒灌壶、磁州窑瓷枕、元代至正型青花梅瓶和碗……全是新仿赝品,没见到过一件真品。还有一收藏家,略懂点行情,在地摊上见到落“大清康熙年制”款的“官窑”天球瓶,讨价还价以13万元成交,以为捡漏,回家后再静下心来一研究,是赝品。再去找摊主,早已不见踪影。也有一些藏友收历代瓷片标本,潜心研究,颇有心得,练就一双慧眼,可与专家坐而论道,眼力也不比专家差,常在众多藏家眼皮下的地摊上觅到宝贝。
    当然,提高鉴赏力并不是纸上谈兵那么轻松,因为藏品市场上伪品充斥,稍不注意就会受骗。急于求成不行,还是要先看有关收藏书籍,多跑藏品市场,多集古陶瓷片标本。收藏过程要由浅入深,由普通到珍贵,日积月累,收藏家完全可以成为某藏品方面的鉴定专家。通过收藏炼一副眼力,钻一门知识,学一种本领,亦是人生一大乐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