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币的收藏
    我国传统银币从明代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起一直到解放前夕,前后共发行了800多种。传统银币一般可分为四大类:清朝时期银币、北洋军阀时期银币、民国时期银币、中华苏维埃时期(红色根据地)银币。其中以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发行的银币品种和存世量为多。
    目前钱币交易市场上流行的都是一些低档银币,价格不高,一些低档银辅币的售价更低,这样就为初涉钱币市场的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机会。
    传统银币的面额有半毫(伍分)、壹毫(壹角)、贰毫(贰角)、半圆(伍角)和壹圆五种。传统银币,特别是低档银辅币的价格较为低迷。可说是收藏的最佳时机,集币爱好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品相:情愿多花几元钱也要挑品相最好的。对量多价低的低档银辅币,如果品相不好也就失去了收藏意义。
    2、防伪:现在许多珍稀传统银币都有赝品,而且已发展到一些低档银辅币中也有造假。集币爱好者在挑选银辅币时尽可能去固定摊位上购买,不要贪图便宜光顾流动摊贩。多看一些钱币参考书籍,向有经验的钱币收藏家学习,多了解各种真伪银币的特征与区别,是防止上当的途径。传统银币价格差异很大,应多跑几个摊位,掌握市价行情,防止被斩。
    3、保存:购进银币后,对币面上的“包浆”不可随意擦去,保留完好的银币包浆将更有价值。对污迹锈蚀十分严重的银币可入在醋或明矾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橡皮擦拭除污,并放在清水中漂洗揩干后,装入硬币册或塑料袋内。这样不仅便于保存和收藏,还便于集币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流观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