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与缺镁有关
    “抽筋”在医学上称作“搐搦病”或“抽搐病”,即是一时间肌肉痉挛,会造成剧烈疼痛,多发生在腿部。除了一些别的原因外,若从人和动物对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求来论,当在缺镁时即会发生这种症状。
镁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矿物质元素中之一种,占人体总组成的0.04%,在人体中约有50%的镁是存在于骨骼中,另外50%分布在血和各种组织器官中。人对镁的日需摄取量是成年男子350毫克,女子约300毫克。
镁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活化各种酶和起着调节神经机能的作用,当血清中的镁含量高时,能起到抑制、镇静,甚至达到麻痹神经的作用;当血清中镁含量过低,再遇冷时即会引起肌肉的应激能增加、兴奋造成抽筋病发生。
镁的化合物本来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和水源中,植物的叶绿素就是以镁为核心而构成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存在缺镁和补镁的问题。但对老年人来说,由于各种吸收机能的减退,到了冬季相对地食用绿色蔬菜又减少,这就难免会造成血清中含镁量偏低,造成神经系统对身体的共济失调,导致“抽筋”发生。
那么为什么多吃些囟水豆腐有可能解决此问题呢?这是因为盐囟的主要成分是由氯化镁和硫酸镁构成,它们有凝聚大豆蛋白的性能,并制成豆腐,所以豆腐中就含有较高的镁成分。经常吃些囟水豆腐,就有可能解决由于缺镁引起的“抽筋病”,请有此症状的老年朋友们不妨一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