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症状性精神病
    老年人各种内脏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疾病等,除出现躯体症状之外,还可出现精神障碍,这种精神障碍是作为各种疾病的部分症状而出现的,故称为症状性精神病。而老年人所患的躯体疾病,又以冠心病、高血压病最为多见。
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患者多因心功能不全引起脑缺氧而导致精神障碍,早期表现为疲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其病情较重者可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虑、紧张、恐惧、易激动或呈现类似抑郁症状。有的还产生疑病观念。部分病人可出现幻觉和妄想,内容多不固定。后期在脑缺氧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伴有紧张、恐惧。西医治疗以强心、安定药物为主,中医则认为精神症状的产生是由心气不足、心脉瘀阻而干扰神明之腑所造成的。
高血压病有50%以上的人有神经衰弱的表现,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精神障碍。早期表现为易兴奋、激动、疲劳、焦虑、记忆力减退,还可有疑病的倾向,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中期因血压持续增高,多呈谵妄状态或精神错乱状态,语言不连贯,定向力丧失,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晚期是指高血压病程很长,甚至多次发生脑卒中者,可出现痴呆症状。这种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病情的降压药,配合一些扩张血管药,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