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待老人
    人进入老年期,有其心理上的特殊需要。他们总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信任和尊重;期盼人们多与他们交谈和接触,以消除孤独感;期待有一个安静与安全的生活环境;要求知道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而感到精神生活充实;出现生理性脑萎缩后,条件反射慢,感觉迟钝,动作失调,记忆力衰退,身体不适或有病时,又会情绪低落,焦虑万分;受周边环境变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会流露出“老而不中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一旦触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性格又会变得孤僻、偏执。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现代医学证实,负性情绪可加重或恶化这些病症。处于紧张、忧愁、恐惧、焦虑、抑郁状态,体内会分泌和积累过多的肾上腺素、缩血管素、缓激肽等血管收缩和舒张的活性物质,使生理代谢反常地增强,增高血压、增加心肌耗氧量,动脉痉挛,心脏负担过重。一旦心脏负荷重,会诱发急性心肌梗塞与脑溢血而死亡。
有位名人说过:“老人的心与儿童的心是同样脆弱的。”家庭中客观存在“代沟矛盾”,作为小辈,要深知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态,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他们和睦相处,从精神上、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贴。发生矛盾,意见不合,看法不同,办事方式有差异时,尽可求同存异,不挑剔,不斤斤计较,做到多理解,多宽容,多退让。切莫为区区小事“麦芒对针尖”而对老人大发脾气,恶化家庭气氛,增加老人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发生不测事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