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年抑郁症
    据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市2299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13.7%的老年人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抑郁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76.8%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精神诱因,如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病等。特别是在离、退休后,社会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时若不注意及时调节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
一位老者,老伴去世后,心情长期苦闷,逐渐出现头昏胸闷、心悸失眠、上腹饱胀、食欲下降,自疑患胃癌,经胃镜检查排除后,上腹痛逐渐减轻;继后出现下腹痛和便秘,他又怀疑患肠癌,经检查后排除肠癌;最近又因吞咽不畅而怀疑食道癌,要求做食道镜检查。家属及医生多次劝告,患者仍终日忧心忡忡。经心理医生检查,被珍断为“老年性抑郁症”。
老年人抑郁症有轻重之分,如果在两年内抑郁的时间超过无抑郁的时间,加上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缺乏自信、注意力无法集中、决定困难或产生无望感等症状中的两种以上,属于轻度抑郁症,又称心境恶劣。在轻度抑郁期间会有间断性的情绪好转。重度抑郁者情绪低落和生活兴趣丧失,至少持续两周以上,同时还有疲惫不堪、丧失活力、失眠、饮食下降、精神不安、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自我谴责、罪恶感严重、有自杀念头等症状中的五种以上。有些老人既有恶劣心境,又有重度抑郁,则属双重抑郁。如果抑郁发生于秋冬季节,春季缓解,称之为季节性抑郁障碍。其中,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由于病人一般在事先有周密的计划,而且为逃避周围人的注意,行动比较隐秘,对这种病人,家属要严加看管,以防不测。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必须强调及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子女对老年人,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同时要在精神上给予关心,提倡精神赡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