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中风
    中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中风与气象关系密切。一年四季中,气温在0℃以下和32℃以上,都是中风的发病高峰。因此,进入夏季,老年人特别需要防“热中风”。
夏季易发生热中风的原因是忽视降温保健。有些老人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灵敏,大脑反应又较差,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即使气温不很高,也会发生热中风。对这类热反应能力差的老人,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暑降温。有心血管疾病者,还应坚持服药,防止脑出血。
另一方面,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口渴中枢对缺水的反应不那么灵敏。而夏季气温高,人常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如不经常补充水分,就会使血液过度浓缩而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诱发中风。因此,老年人即使没有感到“口渴”,每天至少也要饮水1000毫升以上,尤其在出汗多或发热、腹泻以及清晨起床时,更要多饮水,以利血液稀释,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防止栓塞。
此外,老年人要重视中风的征兆,发现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运动功能异常、感觉功能异常及精神状态异常等表现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