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护 治必达标
    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控制的好坏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糖尿病人通过自我监护,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血糖和有关代谢数据,从而有效地调整药物,饮食和活动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并发平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国际糖尿病联盟为此将“自我监测(护)”列为糖尿病五大治疗原则之一。所以,糖尿病人学会自我监护非常重要。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监护:
1,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人首选项目,通过测验血糖,病人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自测血糖的时间和次数视病情而异血糖控制稳定者每月监测1-2次,不稳定者每周1次,使用胰岛素者要经常检测,以防代血糖发生。此外,在血糖监测的同时,最好每隔2-4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患者近二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客观地反映患者控制血糖的程度。
2,尿糖监测,以肾糖阈值正常者而言,尿糖测定是一种简便、灵敏的方法,一般的治疗目标要保持尿糖阴性。但老年糖尿病人肾糖阈升高,妊娠期糖尿病人肾糖阈降低,这时监测尿糖的意义便显得不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3,尿酮体监测,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尤其是持续高血糖者(>=240mg/dl),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4,血压,血脂监测,血压,血脂正常者每年至少监测1-2次,血压异常者应密切监测,每周测1次血压,血脂异常每3个月复查1次。
5,体重监测。每月1次测体重,肥胖的糖尿病人更应有计划的减轻体重。
另外,每6个月至1年测一次心电图,查一次尿白蛋白和眼底,以及进行神经功能检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