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VS宠物时代
    当宠物市场、宠物食料公司、宠物诊所、宠物保健院、宠物书刊、宠物网站等产业充斥城市的角落时,我们也伴随着“宠物经济”走进了宠物时代。 宠物时代的来临,虽然让我们感到有点始料不及,但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其前提条件是物质生活丰富和满足之后的精神和情感的空虚与无奈。 养宠物者中恐怕没有一人会说宠物很时尚很“酷”,相反,他们列出的养宠物理由都很实际:情感寄托、排遣寂寞、释放爱心、寻求安慰、展示自我、感受主宰、感受忠诚、感受纯情、感受童趣、寻求价值认同…… 并非人人都养宠物,宠物者只是在某些阶层具有普遍性。稍作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热衷宠物者大致是丁克族、单身族、夕阳族、稚童族四个阶层的人士。 丁克族用DVD等消解寂寞,但它们是冰冷的机器,没有灵性,于是他们选择了最通人性的猫和狗; 单身族一类是拒婚者,一类是结了婚又离婚的厌婚者。前者崇尚独立,向往个人空间;后者是拥有婚姻大失所望后毅然回归单身。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之所以选择单身,都是因为有一条共同的人生经验:在这个充满竞争和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包括婚姻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让人累让人忧,让人恐惧让人抑郁。害怕与人相处的欺诈和危机,可工作之余又该与谁为伍呢?动物。还是动物。 夕阳族是无可选择的孤独者。虽然处于人生暮色中,但情感不老,比年轻人更富爱心,把一腔宠爱之心投向了他们认为更需要关爱的弱小生命。 稚童族是不可小视而又往往被忽视的宠物阶层,他们是最普遍最热衷的宠物者。稚童族对宠物的兴趣容易转移,今天宠鱼明天宠兔,这周刚刚买了紫乌龟下周可能又要买黑螃蟹。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宠物市场最频繁的光顾客。与前三族不同,他们并不是为排遣寂寞而宠物,而是对这些小生灵感兴趣。因为纯真的心灵更容易跟动物贴近。 想到“宠”,就让人联想到幸福,不管是被人宠还是宠别人。不过,这仅仅只是人的感觉,是人宠人或人被人宠的感觉。人宠动物,人是幸福的,但作为宠的客体——动物,就不一定有幸福感。 人对动物普遍的宠法有两种:一种是监狱般的限制,一种是人性化驯养。 限制是人对动物必用的宠爱手段,猫狗会跑,就用绳索;鸟会飞,就用笼子;鱼、龟、蟹不甘心离开河流,就用水缸。之所以要限制,是因为爱,至于被爱者有没有幸福感、领不领情却是另外一码事。 驯养是为了驯服。只有驯服了,作为施宠的人才会有成就感。从这个意义上说,驯养作为宠爱的一种方式、一种付出,是需要回报的。这回报就是驯养过程中的自得其乐和驯服之后赢得动物亲近的种种乐趣。也正是有这些回报的诱惑,人对宠物的驯养就不只是简单的喂食。我们常常看到人对动物的宠爱程度,比对儿女的宠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人不仅与宠物同吃,还与宠物同睡;也有人从不亲吻自己的亲人,却时常对宠物大吻特吻。 毫无疑问,人类对动物的宠爱其实就是对动物的利用,不管对动物是多么狂热的“宠”,都不是为了动物的幸福,而是为了自己高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