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商务网,免费信息发布推广平台,您可以 [登陆后台] 或 [免费注册] 无忧商务网 | 企业黄页 | 产品库存 | 供求信息 | 最新报价 | 企业资讯 | 展会信息
黄页信息| 库存信息| 技术服务|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二手信息| 加工信息| 供求库| 报价库| 展会库| 代理信息| 保健| 生活黄页| 食谱| 网络黄页| 水族休闲| 人力HR| 招聘
首页>>生活网>>生活保健>>食-其他资讯-
关于凉粉的透明畅想(图)

似乎很多人提到凉粉儿,都是言必称西安。不过世事总有例外,我就真碰到过有人说西安的凉粉儿不能跟大同的比。当然,能够认同这话的人估计不会太多:虽说大同是历史文化名城、能源基地、军事要塞、全国最大的十九个市之一,但毕竟还是比不得西安--有机会来到这里亲自体会一把的人总是有限一些。我自己是大同人,西安又没有去 <!--画中画广告开始--><!-- 达能正文页面画中画广告 --><!--画中画广告结束-->过,不敢在所谓比较问题上妄加评点;不过俗话说&#8220;王婆卖瓜,自卖自夸&#8221;,赞扬一下家乡的美食总还是可以的吧。
<P align=center><FONT size=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bj/danone/art/U114P52T40D7143F1290DT20050218110040.jpg" border=1></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凉粉</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平心而论,大同的凉粉儿真的不错。我在其他地方吃凉粉儿,不是粉太硬就是调料太笨,总欠着点儿爽滑的激灵劲儿。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在北京西城一个挺大的、装璜考究气派的晋菜馆,号称由正宗山西厨子掌勺,每份凉粉儿要将近二十块钱,却实在不比我上大学的时候食堂里做的两块钱一份的好到哪里去--食堂里的凉粉儿我试过一次以后就没再碰第二次。大同的凉粉儿却不然,看着晶莹透明,却绝不会夹在两根筷子中间的时候就断了去;吃着入口即化,却丝毫没有不新鲜的粘腻感。</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调味料除了普通的那几样,细心的师傅一般还会添上一把豆腐干丝或酥炸蚕豆,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这一大碗汤汤水水的下了肚冷落了牙齿,另一方面,用略厚的味道作为点缀,凉粉儿也不会显得过于轻薄而失去了鲜美。在这样巧妙的组合下,凉粉儿这样再平常不过的小菜,居然也堪称津津有味,足以让人大快朵颐。</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大同人凉粉儿做得好,而大同人也确实是乐此不疲地热爱着它。只要是有小吃摊的地方,没有什么都不会没有凉粉儿,早中碗三餐均无例外;即便是其他时间,你也可以随意坐下&#8220;喝&#8221;(大同人在动词的选择上显然更加具有实效性)上一碗当成零食。大同人实在,东西便宜,一块五就能买上一大碗,摊主还总是给的冒尖儿;倘若赶上吃饺子懒得再炒热菜,两块钱的凉粉儿就足够交待一家三口人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我长到二十几岁,凉粉儿吃了无数,印象中似乎最贵的也只是三块钱一碗--还是在恒山顶上。那次是我和两个朋友去恒山,一路手脚并用地爬上来正忙着气喘,却没想到居然迎面碰到一个七十三岁的银发老奶奶摆着凉粉儿摊,笑嘻嘻的冲我们打招呼。大同的凉粉儿最正宗的当属浑源,恒山又是浑源县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老人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每天都要到山顶上来卖凉粉儿。虽说沉重的凉粉儿担子是儿子帮忙驮上来的,可古稀老人居然能有如此饱满的精神和硬朗的身板,本身已经足以让人钦佩了。因此,老人的凉粉儿虽然贵了些,游客们却也心甘情愿慷慨解囊,生意红红火火。</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摆摊卖凉粉儿的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腰身虽然笨了,吆喝的嗓子还是一样的玲珑--热情而令人愉快的玲珑;干活儿的架势还是一样的麻利。一个有二十个座左右的摊子,连切带卖带刷盆洗碗迎来送往,全都是一个人操持。赶上周末或是在车水马龙的热闹地段,男主人甚至是一家三口便齐齐上阵:太太负责招揽生意,女儿跑前跑后的照顾客人,先生则在一旁切粉码盘儿,手上刀影翻飞。别看老爷们儿嘴上闷,实际拿主意的还是人家:毕竟家伙事儿都握在手里,给多给少就那么一两下子。</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口味特别重或家里人口多的,只要跟摊主说一声,他们还一定会单独用塑料袋包一份调料饶给你,顺便要笑容可掬地叮嘱一句&#8220;多放些,有味&#8221;。偶尔女主人也会轻轻嗔怪几句,却也并不真生气;男主人于是就佯装呵责说女人家家太小气,一面却对着顾客憨憨的笑几声,让人心里暖暖的。</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除了路边摊,凉粉儿当然也有外卖。小贩们通常推一个平板车,车上两个大桶,一桶是完整的粉坨,是要切成长方形块的;另一桶则是做好的粉皮,一张或一张半便是一份的量。两个桶里都有凉水泡着,旁边放着能够支起来的案板、各色的调味料罐子和切好的香菜。外卖小贩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是另一种模式,他们并不十分努力地吆喝,只是到地方就把一块说明身份的木板立起来,剩下的就只是等着生意上门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这种方法看起来很被动,其实却不然:要领全都在那块木板上。我们家附近的两个小贩,一个就着力宣告自己名门正派的出身,曰&#8220;应县传统老字号玉花凉粉&#8221;,旁边还画上了应县木塔;另一个则强调内在与众不同,曰&#8220;扁豆凉粉&#8221;,大约是用扁豆粉做得的,通体翠绿,看起来就足够吸引眼球。碰上这样来头的对手,那些没什么新意又并不显著好吃的凉粉儿,就慢慢的被市场淘汰,只能跑到更偏僻的小区去了。</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我家附近的那条街上现在就只剩下三个外卖凉粉儿的小贩:除了以上这两家,还有一家叫做&#8220;玉兰凉粉&#8221;。这&#8220;玉花&#8221;和&#8220;玉兰&#8221;一对儿,倒真是颇值得说道一番。</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首先是在这两个女人名字的招牌下卖凉粉儿的,竟然是两个老爷们儿:&#8220;玉花&#8221;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美中不足的只是五短身材,平时又不苟言笑,面相有点凶;&#8220;玉兰&#8221;则是白净面皮,细眉碎眼,总是一副没睡醒的表情却让他看起来很显得年轻。</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其次是他们俩字号相似,却并没有各自开疆辟土占山为王,反而总是一前一后地把平板车停在一处;但若说是故意要针锋相对逞强斗胜,他们样子却也不像竞争对手--就那么彼此各自忙着自己的一摊生意。这种波澜不惊的局面甚至在&#8220;玉花&#8221;忙得不可开交,&#8220;玉兰&#8221;却站在一旁完全没事做时(我妈以及我们小区的大多数人都喜欢&#8220;玉花&#8221;,三天两头总是照顾他的生意,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不会有丝毫改变;倒是弄得我跟着瞎操心,每每陪我妈一块儿去买凉粉儿的时候,总是怀着莫大的同情在心里对&#8220;玉兰&#8221;说句抱歉。基于上述种种奇怪的状况,我对这一对儿的关系曾经做过不少猜想,目前自认为最有采信度的版本是姐夫和妹夫--他们的长相无论怎么看都不能相似到兄弟的程度。</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在我心里,他们的太太肯定是一对姐妹花,而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自己她们做出的凉粉儿切好调味再卖出去;不仅如此,两位男士还同时心甘情愿地用了太太的名字作为字号--虽然凉菜的调味甚至比制作更加重要。我知道我的假设很孩子气,却没有也不愿去求证;生活已经够复杂的了,偶尔做做这种简单善良的脑袋娱乐感动自己一把,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FONT></P>
相关资讯
类别浏览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