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话凉茶防中暑
<FONT face=Verdana> 说到凉茶,想到了一个笑话。一位北方人到广州做生意,感觉咽喉疼痛,口舌干苦。热情的房东见他病恹恹的样子,给他端杯凉茶来。商人听后忙说:“哦,我不喝凉的,我习惯喝热的。”等房东太太把热腾腾的“凉茶”端上来后,商人一喝之下,大吃一惊:怎么是苦的,还带有浓重的药味?</FONT>
<P><FONT face=Verdana>    其实,凉茶已成了两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街边随处可见凉茶店,它铺面不宽,装修也不算豪华精美,但生意却非常红火,凉茶店,可以说,既是一个简便的保健门诊,也是一个让患者自己当医生的“舞台”。有经验的“两广”来到凉茶店,交了几元钱的茶资后,能熟练地叫服务员端上适合自己饮用的凉茶。</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凉茶,顾名思义是一些性质寒或凉的中药茶或草药茶。因此,它一般只适合那些热症。</FONT></P>
<P><FONT face=Verdana>    热症,一般都会有口苦口干。咽喉疼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苔黄……等表现。若在这些症状基础上,“热”的症状表现更强烈,如皮肤疹疮,面部痤疮粗、大,甚至融合成片,伴有感染、扁桃体发炎、发热等等,就要考虑是火热症。此时,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凉茶,二十四味凉茶,斑痧凉茶。若在热症的基础上,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全身不适、怕风……等等,就要考虑风热症。可以选用风热感冒茶、菊花茶、清热利咽凉茶、石岐凉茶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若在热症的基础上出现双眼红肿、充血、眼分泌物增多、口苦、烦燥……此时就要考虑肝脏有热,因肝开窍于目,可以选用清肝胆湿热的凉茶,如茵陈蒿鸡骨凉茶,龟苓羹等。若在热症的基础上,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烂、倦怠、舌苔黄腻……就要考虑胃肠有湿热。可选用清热祛湿凉茶,如祛湿茶、五花茶、木棉花茶、鸡蛋花茶等。若在热症的基础上,并有咳嗽,痰多而黄,咽喉疼痛,就要考虑肺脏有热。可以选用清肺止咳凉茶,如桑叶菊花茶、或橄榄芦根茶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若暑天出现热症,并见头昏、小便频急、全身乏力,就要考虑暑湿犯体,可选用解暑去湿凉茶,如茅根竹蔗水、解暑茶等。若干咳无痰可选用罗汉果菊花茶、花雪梨茶。若小儿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舌苔厚……等等,可选用小儿积滞茶。若小儿食纳不佳,睡眠不安,烦燥不宁,可选用小儿七星茶。若小儿伤风外感,鼻流涕出、轻咳,可选用小儿风滞茶等。</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以上只是一般性的举例。各家凉茶店都各具特色,有效的药方不少。也可以请教凉茶店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提供一些资料供您参考选择。<BR>    <BR>    炎炎夏日,所有的人都要预防一种病,那就是中暑。</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关于中暑的症状,我国医学很早就有记载,中医称之为“暑温”。“暑温”为夏季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它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FONT></P>
<P><FONT face=Verdana>    人的正常体温大致在37摄氏度左右,这是通过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的结果,它使产热和散热大致平衡。在室内常温下,人体散热主要靠辐射、蒸发等。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靠汗液的蒸发了。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多热量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就有可能中暑了。</FONT></P>
<P><FONT face=Verdana>    其实,中暑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要保持环境的通风,流动的空气可加快散热,因为有时气温虽然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其次,多喝水,要随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类;再次,对高龄老人、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予以特别关照,这些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中暑。另外,在夏日活动时最好是穿浅色、宽松的衣服,并在家里常规准备一些解暑饮料如:</FONT></P>
<P><FONT face=Verdana>    酸梅汤 乌梅100克,红糖500克。将乌梅洗干净,与红糖同放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小火煮沸30分钟,滤去乌梅,取汁待冷,放入冰箱待用。饮用时,可按所需兑入适量凉开水。具有生津止渴之功,尤其适合汗出过多口渴等症。</FONT></P>
<P><FONT face=Verdana>    绿豆汤 绿豆,白糖适量。将绿豆加水5~6倍,大火煮沸,改小火炖至绿豆熟烂,放入白糖即可食用。具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用于暑热烦渴。</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菊花粥 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菊花加水煎汤,沸后煮3—5分钟,去渣取汁,粳米入锅中煮粥。至熟,放入冰糖、菊花汁,略煮数分钟即可。有清热解毒,清利头目之功。适用于暑热烦渴,头昏头痛等症。</FONT></P>
<P><FONT face=Verdana>    荸荠甘蔗汁 豆浆500毫升,荸荠150克,甘蔗500克,将荸荠去皮、切碎,榨汁与甘蔗汁、豆浆混匀,煮沸后冷却,随时饮用。</FONT></P>
<P><FONT face=Verdana>    最后,中暑应该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同时服用某些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的患者更应防止中暑的发生。 </FONT></P>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