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卵是怎样变成小鱼苗的
大多数鱼类交配产卵后就一走了之,让“受精卵”随波逐流,或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慢慢孵成幼苗。在水温 25 ℃ 左右,通常 40 多小时就可完成这个过程。但是冬季的受精卵要 1 ~ 3 个月才能孵出小鱼苗。
有些鱼类有护卵的特性,这也是鱼类的可爱之处。这些鱼类在产卵前,由雄鱼用唾液形成的泡沫在水面筑一个巢,始终漂在水面上。巢筑好后,雌鱼进入巢中产卵,雄鱼则立即排射精液让鱼卵受精。产完卵后的鱼妈妈会立即离去,受精卵由雄鱼守护直至孵出鱼苗。也有些鱼类在卵受精后,鱼妈妈逐个吸入口中,让它们在最安全的口中孵化成小鱼。鱼妈妈孵卵时不吃也不喝,所以这类鱼的雄鱼长得比雌鱼要大得多。
还有一些鱼类有吃卵的习惯,自己产下的卵会当作食物吞下,所以这些鱼类产卵后,应该立即把鱼妈妈捞出来。
那些有护卵习惯的鱼类的后代生存有保证,所以产卵量比较小,一般最多不超过1 000粒。那些对“儿女”不管的鱼类,产卵量最大的可以达到几十万粒,由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成活率是相当低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