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不妨稍饿着
<P>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提出“食飲有節”的養生方法,並有“飲食有節……度百歲乃去”的記載,可見,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節食可延年益壽,後為歷代養生家所推崇。<BR> 作為單位的中堅力量,中年人的各種應酬自然是少不了,可中年人的代謝水準已開始逐年下降,再加上許多人平時缺乏運動,天長日久不僅腰帶越來越長,而且各種病也爭先恐後地找上門來。<BR> 人們常說“每頓省一口,活到九十九”。的確,“飯吃八成飽,到老腸胃好”是許多長壽老人的養生經驗。其實,吃得少、壽命長這一現象不僅發生在長壽老人的身上,許多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也證實了這一規律。如:加利福尼亞大學做過試驗,讓老鼠只吃個半飽,結果這些老鼠的壽命比整日飽餐的同類要長1倍。美國科學家對猴子的“限食”實驗也證明了同樣的規律:200只猴子中,每餐都吃得很飽的100只猴子過一段時間死了50只,另外定量供應食物、每餐只吃七八分飽的100只猴子則很少生病,10年養下來才死了12只。研究發現,節食的猴子與每餐都吃得很飽的猴子相比,患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幾率顯著降低。<BR> 節食為什麼能延壽呢?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專家研究認為,人在飽腹時,大腦中有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數”的物質會比進食前多數萬倍,正是這種生長因數的過量增加,導致腦動脈硬化,進而導致生命衰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小組研究發現,動物體內存在一個特定基因,在食物熱量供應較少的情況下,這個基因編碼的蛋白質便會增加,起到防止細胞凋亡的作用,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節食能延緩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BR> 看來節食對健康長壽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中年朋友又該如何合理節食呢?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每天25~30克為宜,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每天至少在400克以上,禽類、魚和肉每天有100克就足夠了。動物內臟要少吃,以穀類為主食,且每餐都不要吃得過飽,以8成飽為宜。其次,如果偶爾吃得過飽,進餐半小時後,一定要進行必要的體育運動,以消耗掉多餘的熱量。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節食的目的是保持一種“低營養”水準,糾正營養多多益善的觀點,但絕不是“缺營養”,因此,節食必須要在保證營養供給的基礎上進行。</P>
<P> </P>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