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患者适宜卧位
<DIV align=left>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脑病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病情危急。此类疾病患者的卧位与其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临床护理应注意不同患者选择不同卧位。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1.急性脑出血性疾病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绝对卧位休息,避免搬动。头部可稍抬高并保持固定位置,防止再出血。这类患者在脑出血控制后还需绝对卧床,时间不少于半个月。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后的两星期很容易复发,故不能过早下床活动。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2.脑血栓、脑栓塞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应取平卧位,可避免头高位所造成脑部血流缓慢,减少血栓形成的条件。同时头部水平位可促使已软化的栓子随血流逐渐消散,使脑组织得到充分血液供应。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3.出现脑水肿的患者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头高足低位,有利于脑血液回流,可防止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而致颅内正常结构移位所引起的脑疝。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4.脑血管病突发窒息的患者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原因可能是由于呕吐物或喉头分泌物阻塞气管所致。此时以抢救窒息为主,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以利于引流。窒息解除后根据情况取不同卧位。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5.开放性脑损伤伴有脑脊液外漏的患者头高足低位,有利于脑脊液引流,减少颅内感染。
<P style="TEXT-INDENT: 25px; LINE-HEIGHT: 130%">6.颅后窝术后患者保持轴线位体位,翻身时也要注意轴线位翻身,避免颈部过度扭曲引起脑疝。</P></DIV>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