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知识分子警惕过劳死!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gColor=#fffdee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TABLE width=60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word>    国家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而同期我国国民期望寿命将近75岁。另一项数据显示,在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53-54岁,比北京市民平均寿命的78.5岁低了20岁。那么,究竟是什么无情地夺走这些英才的生命呢?大众在为这些优秀中青年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不由得自己也会反思一下:“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检查一下身体了?”<BR> 处于40-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一般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既是社会的中坚,又是家庭的支柱,每天工作繁忙。而长期处于高压力、高负荷的状态,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持续兴奋、紧张,血管处于痉挛状态。通常人体代偿能力比较强,平时不容易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一旦因为情绪、疾病等因素使血管失去代偿能力,健康支柱便会轰然倒塌。<BR>    还有一类中年人正好相反,因为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所以经常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结果同样容易出现危险。中国古代医学专家曾提出,“动者生,动极者死”,这种观点现在看来仍不无道理。曾几何时,一些青年学生为了学校或班级的荣誉,参加马拉松或其他剧烈运动猝死的消息,令人扼腕。因此,中青年人更应该重视自身的保健,平时要定期查体、坚持适度的锻炼。如果发现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情况,可以食用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E的博力乐营养冲剂。<BR></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colSpan=2 height=40> </TD></TR></TBODY></TABLE>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