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花卉业的成功之道
    人们常说:荷兰是个西欧小国。从国土面积上看,这是对的。因为荷兰的国土面积只有4.15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土地面积的四十分之一。但是,从其经济实力来看,却并不“小”。荷兰传统上是一个贸易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农产品、食品和饮料进出口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荷兰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花卉贸易国。尽管花卉和观赏植物栽培仅占荷兰园艺种植面积的4%左右,但玻璃温室种植的面积极大。花卉产业创造了30亿欧元的价值,占荷兰园艺总产值的一半。随着规模化经营和由生产大众市场产品到生产名贵花卉和观赏植物的转变,花卉产值将会进一步增长。现在,荷兰生产的花卉至少有70%用于出口。因此,荷兰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出口国,荷兰花卉种子、种苗和种球遍及世界所有花卉生产国家。
    悠久的栽培历史
    荷兰的花卉生产首推种球生产,种球生产面积占全国农业生产面积的3.5%。产量最大的种球有郁金香、百合、鸢尾、唐菖蒲等等。每年大约生产郁金香、百合等花卉球茎9~10亿个,其中郁金香球茎占1/3。在所有球茎中,用于出口的球茎大约为75%~80%。
    人们一想到球根花卉就想到荷兰。然而,这些植物起源于亚洲中部。许多世纪以来,土耳其就栽培郁金香。直到16世纪第一个郁金香球茎才进入荷兰。但是,在很短的时间,荷兰郁金香就蜚声国内外。花卉从业人员发现,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花卉品种,因此,郁金香花卉贸易迅速升温,甚至成为一种疯狂的投机对象。由于人为的炒作,形势很快失去了控制,荷兰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干预。郁金香价格在24小时之内价格暴跌。经过很长时间才又恢复了生机。
    不仅郁金香,其他许多球根花卉都是“外来妹”。例如:大丽花就来自墨西哥,“正宗” 荷兰球茎很少。由于引进的球根花卉能极好地适应荷兰的气候条件,加上荷兰育种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荷兰人培育出了许多郁金香精品,如珍品“夜皇后”、“黑钻石”等,郁金香成为荷兰花卉业的象征。
    在16世纪,荷兰商业性郁金香栽培仅仅局限于海尔勒姆和周围邻近地区。后来,球根花卉种植向北部和南部地区扩展,以立斯镇为中心,海尔勒姆和勒顿之间地区成为著名的球根花卉区,直到今日,80%的球根花卉贸易仍在该地区。但球根花卉种植区域却发生了变化,如今大多数球根花卉种植在北部沙地和弗瑞斯兰地区。
    近几十年来,荷兰种植球根花卉的地区一直在大幅度扩大。1960年,全国球根种植面积为1万公顷,而到1996年增加到将近1.7万公顷。不过,种植的人数却大大下降。
    20世纪60年代,荷兰从事球根花卉生产的人数为1.3万人,到1996年却减少到3200人。现在,单个公司的生产面积比过去大得多。过去25年来,每个球根花卉公司种植面积平均从0.75公顷增加到5公顷以上。这种扩大,主要应归功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球根花卉种植业为荷兰人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其数字估计为1.7万个。另外,每年花卉生产旺季,荷兰球根生产行业还要雇佣15.4万个临时工。
    先进的生产技术
    荷兰用于花卉生产的总面积约为8000公顷,其中70%为玻璃温室花卉生产。近3/4的土地面积种植鲜切花卉,尤其是玫瑰和菊花,在其余土地上则栽培观赏植物,在这些地域内,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达1.1万家。目前,许多个体企业还在不断扩大其经营范围。
    近几十年来,荷兰的花卉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尽管如此,但传统的土壤栽培法在鲜切花生产中,甚至在温室生产中仍广泛采用,而转向利用介质的无土栽培法,其优势发挥有限。假如植物轮作率很高(如菊花品种),采用介质栽培法就十分昂贵了。许多花卉(如小苍兰)本身需要冷凉的土壤。目前只有在种植玫瑰、非洲菊和康乃馨时普遍应用介质栽培法。室内观赏植物、庭院植物和某些花卉是在花盆和其他容器中栽培的。人们已经研究出一些栽培系统,以合理利用温室内的空间。为了节省人力,那些搬移费力的植物现已种植在花钵装配线上。
    花卉生产者希望能一年四季向社会提供产品,这就要求温室内有精确的气候控制。在荷兰的花卉生产基地,各种气候因素都可以自动调节,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量。企业普遍采取用人工延长日照时间的办法刺激植物开花,用同化补光的办法调节花朵的大小和花朵数量。
    荷兰花卉生产的一大特点是高度专业化。不少种植者只生产一种花卉,甚至仅生产一种花卉的一个品种,当然,只有在种植者知道其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时才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拍卖市场所形成的高效配送系统,为花卉种植者生产专业化提供了最大的机遇。
    据介绍,专业化生产的最大优点在于:首先,由于种植者专攻一种产品,他的专业技术知识必然不断提高。其次,单一植物栽培也有利于机械化,而机械化更易于限制昂贵的劳务费用。从而实现优质和高产。
    专业化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它把土壤病害的防治工作变得极其复杂。近年来,一种一种越来越广泛采用的病害防治方法是土壤加热法,即对温室中的土壤进行加热处理。而且加热处理后的土壤就可以不使用化学农药。对于一些植物,介质栽培可替代土壤栽培法,以防止土壤微生物造成的损失。
    近年来,荷兰在科技创新方面最突出的是三个方面:一是浇灌方式,二是同化补光,三是机械化普及。
    在浇灌方面,荷兰已经发明了一种“潮汐系统”,将花盆定时浸泡在几厘米深的水中,以充分吸收水份。只要花盆土壤混合物质适当配置,这一系统可产生极佳的效果,能减少病害的传播,降低水和营养的浪费。在介质栽培中,一般采用滴灌来达到最佳浇水目的。
    在光照方面,荷兰花农通过同化补光来增加花卉的产量,提高产品质量。种植者因此可以保证一年四季提供它们的产品,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产品进口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这点变得尤其重要。在荷兰,所需电力往往是由安装在现场的一种能源装置产生。由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现在也被利用起来,因此照明已不再需要考虑能源消耗问题了。
    机械化也是荷兰花卉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法宝。由于多数花卉产品娇贵易损,因此对机械化的要求很高。近年来,花卉种植者和生产资料供应公司共同研制了一些用于收获和加工盆载植物和鲜切花束的实用机械。人们利用摄象机来分选产品,分类标准可能是花卉大小、花朵数目或植物尺寸等等。产品分选完毕,通过机械装置捆扎、包装起来。机械化不仅节省了劳动成本,而且还减少了损失,使花卉生产实现标准化,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完善的销售体系
    目前,荷兰的花卉主要通过拍卖进行销售。荷兰花卉拍卖协会成立于1974年,它是荷兰7大花卉拍卖市场的统一组织机构。荷兰花卉拍卖协会提出建议和措施,协调7家拍卖市场的关系。在与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交涉时,是拍卖市场的正式发言人。
    在荷兰,拍卖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数十亿美元的事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荷兰7家花卉拍卖市场的总营业额达到22亿美元。荷兰鲜切花占世界花卉贸易的59%,观赏植物占48%。目前,拍卖市场所拍卖的产品已不仅仅局限于本国的花卉,许多拍卖产品是国外生产的产品,这些花卉主要来自于以色列和肯尼亚。目前从荷兰以外进口的花卉已达12%。
    并非所有的产品都运往拍卖市场进行交易。在承接的大宗花卉拍卖中,只有各种产品的样品在拍卖大厅展示,拍卖一旦成功,产品由生产地直接运往销售地,不必运往拍卖现场,这样就可以减少产品运输过程,从而保证花卉的新鲜。
    现在,花卉拍卖已经发展到遥控拍卖和远程购买:电子定货系统可一天24小时向零售商提供所售产品的情况。
    在拍卖市场上售出的大部分花卉由国内批发商(约200家)或出口商(约1400家)购买,它们又运给世界80多个国家的批发商和零售商。
    德国是荷兰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全部出口量的43%,其次为法国和英国。
    出口占拍卖市场成交量的80%以上。仅这一数字就足以表明荷兰出口商是多么富有经营之道。荷兰有两点别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其一,荷兰高效的拍卖市场确保了花卉产品的新鲜度。其二,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可靠的运输业,使花卉流通时效大大提高。
    除了批发,花卉零售业也很发达。荷兰花卉产品在本国也有很大需求,荷兰人均购买鲜切花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居民都要多得多。大多数花卉是从花店购买,此外,市场、种植园中心和超市也有花卉销售。
    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为了保证花卉的产品质量,荷兰逐渐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拒有害生物于国门之外,所有来自非欧盟国家的活体植物和有机材料都需经过进口检疫。发往第三国的货物必须附有健康证书。必要的检查并不在出口口岸进行,而在种植者或出口商的生产基地进行。这种实地检查的优点是检查官员可收集到他们想要收集的真实样品。如目的地国家有要求,则可进行实地试种和实验室检验。作为政府机构,荷兰植物检验局承担这些检验职责。
    从1993年始,荷兰发往第三国的货物签发植物检疫通行证。与过去的健康证书相比,植物通行证使手续大大简化了。在生产基地的检验如获通过,便可发给植检通行证。
    为了确保鲜切花和观赏植物的质量,还必须保证所使用的繁殖材料的质量。这属于荷兰鲜切花和观赏植物检验总局的任务,它是在农业、自然管理及渔业部领导下的一个私营基金会。这个机构检查有关产品健康状况、品种的真实度、品种的纯度和外表质量的标准,同时还检查公司企业的经营、组织状况以及卫生措施等。如果检疫局发现某一公司没能符合标准,那么这家公司可能丧失其认可证书。
    对于鲜切花来说,保鲜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鲜要求生产链中各个不同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荷兰的产业链深谙此道。批发商、拍卖市场和花卉种植者共同努力,设法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质量。包装和后勤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另外,有效的质量控制还应考虑包括贸易和加工处理。而举办研讨会是优化这些环节的措施之一。
    为了使批发商取得ISO9002质量标准,荷兰已制订出一套方案。第一批ISO质量认证申请已经递交上来。认可批发商和花卉种植者的计划也在着手准备。在执行产业链项目计划时,质量也被列入考虑范围,这包括向种植者们推荐一种质量控制系统。
    当然,荷兰花卉业的成功之道还有很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