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花期的调控技术又称催延花期, 我国自古就有花期调控技术,有开出“不时之花”之记载。
    一、 调控花期的途径 人们利用各种栽培技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 按照人们的意愿,定时开放,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者,称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者称抑制栽培。调控花期的主要途径有:
    1、 温度处理:温度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打破休眠:增加休眠胚或生长点的活性,打破营养芽的自发休眠,使之萌发生长。
    ②春花作用:在花卉生活期的某一阶段,在一定的 低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完成春花阶段,使花芽分化得以进行。
    ③花芽分化:花卉的花芽分化,要求一定的温度范 围,只有在此温度范围内,花芽分化才能顺利进行,不同的花卉的适宜温度不同。
    ④花芽发育:有些花卉在花芽分化完成后,花芽即进入休眠状态, 要进行必要的温度处理才能打破休眠而开花,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
    ⑤影响花茎的伸长:有些花卉的花茎需要一定的低温处理后,才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伸长生长,如风信子、郁金香、君子兰、喇叭水仙等。也有一些花卉的春花作用需要低温,也是花茎的伸长所必须的,如小苍兰, 球根鸢尾、麝香百合等。由此可见,温度对打破休眠、春花作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花茎伸长均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采取相应的温度处理,即可提前打破休眠,形成花芽,并加速花芽发育,提早开花。反之可延迟开花。
    2、光照处理:对于长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卉,可人为控制日照时间,以提早开花,或延迟其花芽分化或花芽发育,调节花期。
    3、 药剂处理:主要用于打破球根花卉和花木类花卉的休眠,提早开花。常用的药剂主要为赤霉素(GA)类药剂。
    4、 栽培措施处理:通过调节繁殖期或栽植期,采用修剪、摘心、施肥和控制水分等措施,可有效地调节花期。
    二、 调控花期的方法 可通过上述4种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主要途径来调 节花期,为保证调控花期的顺利进行。
    ㈠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1、花卉种类和品种的选择: 根据用花时间,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花卉种类和品种。一方面选择的花卉应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约选择在用花时间比较容易开花的、且不需过多复杂处理的花卉种类,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同种花卉的不同品种,对处理的反应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如菊花的早花品种“南洋大白”短日照处理50天开花;而晚花品种“佛见笑”则要处理65~70天才能开花。为了提早开花,应选择早花品种,若延迟开花宜选择晚花品种。
    2、球根的成熟程度:球根花卉要促成栽培,需要促使球根提早成熟,球根的成熟程度对促成栽培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成熟度不高的球根,促成栽培的效果不佳。开花质量下降,甚至球根不能发芽生根。
    3、植株或球根大小: 要选择生长健壮、能够开花的植株或球根。 依据商品质量的要求,植株和球根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经过处理后花的质量才有保证。如采用未经充分生长的植株进行处理,花的质量降低,不能满足花卉应用的需要。一些多年生花卉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才能开花,处理时要选择达到开花年龄的植株处理。如郁金香的球茎要达到12克以上、风信子鳞茎的直径要达到8cm以上才能开花。
    4、处理设备和栽培技术:要有完善的处理设备如控 温设备、补光设备及控光设备等。 精细的栽培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㈡温度处理:
    1、花卉的温度处理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同种花卉的不同品种的感温性也存在着差异;
    ②处理温度的高低, 多依该品种的原产地或品种育 成地的气候条件而不同。温度处理一般以20 ℃以上为高温,15~20℃为中温,10℃以下为低温;
    ③处理温度也因栽培地的气候条件、采收时期、距上市时间的长短、球根的大小等而不同。
    ④温度处理的适期, 如是在生长期处理还是于休眠 期处理,因花卉的种类和品种特性而不同。
    ⑤温度处理的效果, 因花卉的种类和处理的日数多 少而异。
    ⑥多种花卉的花期控制需要同时进行温度和光照的 综合处理, 或在处理过程中先后采用几种处理措施才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
    ⑦处理中或处理后栽培管理对花期控制的效果叶有 极大影响。
    2、休眠期的温度处理:
    ⑴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于6月份气温渐高, 郁金香地上部分逐渐枯黄,当叶片有1/3以上变黄时,即为采收适期,采收后的鳞茎以缓慢自然干燥为宜,温度不可超过35℃,一般35℃下干燥3天;30℃下干燥15天,然后在2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处理,促使花芽分化。 20℃是郁金香花芽分化的适温,大约处理20~25天,其后8℃处理50~60天,促使花芽发育;再用10~15℃进行 发根处理,见根抽出即可栽植。 也可不经高温干燥处理,于空气流通处和20 ℃的温度条件下,使之边干燥边花芽分化,从外雄蕊形成期起,以8℃低温长时间处理,促进花芽发育,当根冠出现时,于15℃下促使发根,然后于15~20℃温度条件下,60天即可开花。该法由于花芽发育缓慢,根的活动较早,开花较好,郁金香的促成栽培常用达尔文系统的早花品种。
    ⑵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a):一般于3月中旬放入3~5℃的冷藏库中,抑制球茎的萌发生根,可根据用花时间,按时取出栽植一定时间即可开花, 通常早花 品种栽植后约75天即可开花。
    ⑶麝香百合(Lilium longflora ):用于切花生产 时用冷藏设备贮藏鳞茎,分批载栽种,可周年供花。 黑轴百合的温度处理,于采收后置冷室休眠,9月上 旬在15℃下进行发根处理,2~3周后开始发根,然后 置于0~3℃的低温下春花处理45天后定植,可提早开花。 百合鳞茎的温度处理要注意促成栽培所用的鳞茎, 在发 根处理前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高温后熟处理,温度为30℃。鳞茎需于发根处理后,再行冷藏处理,若不进行发根处 理而直接冷藏处理,则会有一部分鳞茎不生根,其数量可达50%左右。另外,百合是无皮鳞茎,不耐干燥,在鳞 茎的贮藏期间要始终保持适宜的湿度, 一般将鳞茎装于 箱中,空隙处以潮湿的水苔保湿。
    ⑷小苍兰(Frisia refracta): 选择早花品种进行 促成栽培。球茎采收干燥后贮藏,温度处理时,以30 ℃ 处理40~60天,打破休眠,再于10℃下处理30~35 天, 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满足春花作用、花芽分化、和花 茎伸长的温度需求。然后定植.栽培温度以15~20℃为宜, 定植后的温度高于20℃会引起春花作用的解除, 花芽分 化不良,出现畸形花,大大降低花的品质。
    ⑸铃兰(Convalaria majalis):于10月底,在0.5℃ 下处理3周,然后进行23℃的高温栽培,12月中旬开花。 从处理到开花约50天左右。若9月中旬将支柱放入0 ℃的 冷藏库中处理50天,效果更好,开花繁茂而整齐。
    3、生长期的温度处理: 种子发芽后立即进行低温处理, 有春化效果的花卉 很少,仅有矢车菊(Centaurea cyanus )、 飞燕草( Consolida ajacis )、 多叶羽扇豆( Lupainus polyphyllus)等。当植株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 再 进行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的花卉种类较多, 如紫 罗兰( Matthiola incana )、 报春花( Primula malacoides)、瓜叶菊(Senecio cruentus)、 小苍 兰(Freesia refracta)、石槲(Dendrobium spp.)、 木茼蒿(Agyranthemum frutescens)等。 这类花卉于 夏秋高温的地方,茎不伸长,叶片呈莲座状, 此期经低 温处理,就会形成花芽,茎也随之旺盛伸长生长。 传统的花卉生产中常用调节播种期的方法, 充分利 用自然低温,或栽培地的温度差异, 进行异地栽培等。 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管理费用,降低成本, 便于大批量生 产。
    ⑴紫罗兰:紫罗兰品种的感温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冬花类型、中间型等切花用品种,在真叶10 左右时进行 温度处理:
    ①紫罗兰花芽分化或春化处理,只有白天温度在15.6℃以下时才能开花,在18.3℃以上时, 任何时 间处理都不能开花;
    ②在15.6℃以上的温度, 植株延长 生长受抑制;
    ③15.6 ℃以上的温度处理会引起植株叶片 发生形态变化, 如叶缘发生锯齿或呈波状的畸形变化。 紫罗兰的花期调控中,应注意,大苗移植不易恢复生长, 以真叶2~5片时定植为宜,并要尽量减少伤根。
    ⑵小苍兰:于15~18℃下催根,叶片5~6片、 株高 25cm时,给予10~13℃的低温处理, 可促使花芽分化, 并为花茎伸长创造条件, 然后放于温室中促使花芽发育 而开花。也可采用易地栽培的方式, 先在冷凉的地方催 根、生长、进行花芽分化和为茎伸长生长创造条件, 然 后移到温暖地方或温室中促使花芽发育而开花。
    ⑶报春花:于10℃的低温下, 长日照或短日照均可 进行花芽分化,若同时进行短日照处理,花芽分化更佳。 花芽分化后保持15℃左右的温度, 并进行长日照处理, 则可促进花芽发育提早开花, 四季报春( Primula obconica)也有类似的的习性,但没有报春花明显。
    ⑷芍药(Paeonia lactiflra):通常利用自然低温 处理,12月以后进入温室,2月份以后开花,也可在9 月 上旬进行0~2℃的低温处理,早花品种25~30天, 晚花 品种40~50天,然后在15℃的温度条件下处理60~70 天 即可开花。
    ⑸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在短日照且 无低温的条件下,叶片呈莲座状生长,茎不伸长生长,0℃ 处理30天和5℃以下处理21天,可打破休眠,也可用赤霉 素(GA)处理,打破休眠。 其花芽分化所需的温度因品 种类型而异,温度不敏感的品种在10~27 ℃条件下均可 花芽分化,15℃为花芽分化的适温; 高温类型的品种于 低温条件下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适温15 ℃以上。 低温类型的品种于高温下抑制花芽分化,15 ℃以下是花 芽分化的适温。
    4、温度处理后的管理:
    ⑴栽植前的准备:栽植前一个月左右进行土壤消毒, 若肥分不足,应施肥。如地床栽植,须深翻30cm 左右, 并在下层添入粗粒土, 上层加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 壤,并适量施入腐熟的饼肥、过磷酸钙、 草木灰等速效 肥。若箱植, 所用的箱土要要比床植的土壤更为肥沃, 栽植前2~3天要充分灌水,并遮荫,以防地温上升, 维 持冷凉环境.
    ⑵栽植方法:水仙、郁金香、 风信子等发根部位在 球根的基部,栽植时要与土面相平, 郁金香的鳞茎可露 出土面1/3左右。这样,受温暖气温的影响克提早开花, 但鳞茎的生长较差,容易分化成数个小鳞茎, 次年多不 能开花。 小苍兰和百合栽植的深度宜深些, 并与发芽后添加 肥土,如小苍兰定植时球茎上覆土1cm左右,真叶3~4片 时再覆土2.5cm,这样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只要控 制水分,不浇水过多,可放置植株倒伏,发芽整齐。 百 合的大球,可盆栽,麝香百合的周径15cm的鳞茎, 可在 于18cm的花盆,每盆可栽植3个;周径18cm的鳞茎,每盆 栽2个。球根或植株从冷库中取出时,因气温较高,不宜 马上栽植,应放在15~17℃的冷凉环境中1~2天, 予以 适应性锻炼,然后栽植,栽植的时间以阴天、雨天、 或 夜间较为安全。
    ⑶栽植后管理:栽植后要充分灌水, 对以开始发根 的球根,应在充分整平、 不加镇压的床面上挖穴栽培, 覆土后灌水,要避免阳光直射床面, 高温多湿常危害根 系,也是郁金香、 球根鸢尾等部发根的只要原因之一, 因此栽植床应设荫棚,地面铺草也可防止温度升高, 盆 植或箱植时,,可置于建筑物或树下的荫蔽处, 也可掘 沟放之。若在地窖中低温催根、催芽, 待发芽后再移植 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效果更佳。百合类要保持15 ℃ 以上的温度,特别是早花类型的麝香百合, 长日照和高 温促进花芽分化,宜于苗高3~5cm时放在阳光充足处。 小苍兰10~15℃的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 处理前叶 片数若达不到6~7片以上,处理后植株低矮即行开花。 水仙、郁金香的栽培温度不可低于10℃, 花芽休眠 的植株,应在夜间给予16~17℃的温度,中午不超过20℃ 的条件下栽培。
    ㈢光照处理:长日照花卉在日照短的季节, 用人工 光源补充补充光照可提早开花, 如长期给予短日照处理 则抑制开花;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 进行遮光处 理,能促进开花,相反, 长期给与长日照处理则抑制开 花。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花卉, 秋天开花的花卉 多为短日照花卉。一般短日照花卉和长日照花卉,30 ~ 50Lux的光照强度就有日照效果,100Lux有完全的日照作 用,通常夏季晴天中午的日照强度为10万Lux左右,光照 强度可满足。 人工光源以红光最为有效,波长为6300~6600((1 (=10—18m)作用最强,其次时兰紫光部分,其中 4800( 作用最小,随波长变短,作用渐强,4000(效果最大。 适于短日照处理的花卉有菊花、一品红等。一般一品红于夏季进行遮光处理,9月中旬以后日照时数以9~10 小 时为宜.日照时数11小时则苞片上稍见绿点.。 其界限日 照时数为12~12.5小时。单瓣一品红40余天可开花,重 瓣一品红处理时间稍长,处理时温度应在15℃以上, 要 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若低于15℃, 则生长发育不 良,苞片叶发育不良,品质下降.。 为使一品红于“十一”国庆节开花,可于7月底每天 给予8~9小时的光照,一个月后形成花蕾,9月下旬逐渐开放。
    ㈣光照与温度组合处理:在花卉的花期调控中, 有时光照和温度中某一因子 对打破休眠、生长、开花、花芽分化、花芽发育、 和开 花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作用。如紫罗兰的花芽分化期需要 15℃以下的低温处理,秋菊的花芽分化需要短日照条件, 铃兰打破休眠需要0℃的低温处理等。 但多以两个处理 因子为主,进行合理组合以促进或延迟开花。例如秋菊 要求再短日照条件下花芽分化,但必须给予15 ℃以上的 温度,若低于15℃,则花芽分化受阻。同时一个处理因 子的变化,其它因子也随之而改变,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 果。如报春花以进行短日照处理,促进花芽分化,只有 在16~21℃时才有效。当温度降至10℃时,则无论长日 照或短日照下均可花芽分化,当温度升至30℃, 不管日 照长短,均不花芽分化。再如仙人指(Schlumbergera russalliana)为多浆植物,也是短日照花卉, 短日照 处理,要求17~18℃才能开花。温度达到21~24℃,即 使短日照也不开花,温度将至12℃左右, 长日照下也能 开花。
    ㈤栽培技术处理:  
    1、 调节繁殖期和栽植期:
    ①调节播种期:如于“十一”国庆节上市下列花卉的播期如下:
    百子石榴:3月中旬
    一串红4月初
    半枝莲(摘心2次)5月初
    马利筋5月下旬
    鸡冠花 6月初
    翠菊、圆绒鸡冠、美女樱、银边翠、旱金莲6月中旬
    大花牵牛花、鸟萝、万寿菊6月中旬千日红、凤仙花、百日草、孔雀草7月上旬
    矮翠菊7月20日
    如“五一”上市一串红可于8月下旬播种,冬季温室栽培,不断摘心,不使开花,于“五一”前25~30天,停止摘心,可于“五一”时盛开。金盏菊于9月播种,冬季于低温温室栽培,12月至次年1月开花。
    ②调节扦插期:如需“十一”开花,可于3月下旬栽葱兰,5月上旬栽植荷花(红千叶);7月中旬栽植晚香玉、唐菖蒲;7月25日栽植美人蕉(上盆、剪除老叶、保护叶及幼芽)。                           
    2、其它栽培技术处理:
    ①修剪:为“十一”上市,早菊的晚花品种7月1~5日、早花品种于15~20日修剪。荷兰菊于3月上盆后,修剪2~3次,最后一次于“十一”前20天进行。
    ②摘心:一串红于“十一”前25~30天摘心。
    ③摘叶:榆叶梅于9月8~10日摘除叶片,则9月底至10月上旬开花。
    ④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常常对花芽的发育起促进作用。
    ⑤控制水分:人为控制水分,使植株落叶休眠,再于适当的时候给予水分供应,则可解除休眠,并发芽、生长、开花。牡丹、玉兰、丁香等木本花卉,可用这种方法在元旦或春节开花。在花期的控制过程中,常采用综合性技术措施处理,控制花期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