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出国三大陋习易招“歧视”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7%"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height=500><FONT color=#000000 size=3> <BR> 中国游客认为的“歧视”行为,在出国旅游过程中并不鲜见。 <BR> <BR> 泰国布吉的一家高级度假酒店“明言”:不接待中国旅行团。酒店的工作人员说:“以前接过一些中国团队,但这些团队在入住时经常出现吸烟把房间的地毯烧出洞来,在餐厅或电梯等场合大声喧哗的情况,引来其他客人投诉。酒店因此造成了很多损失,后来就不接了。” <BR> <BR> 被安排“单独用餐” <BR> <BR> 王先生也对他的首次美国之行印象深刻。他和朋友2个人不久前到美国旅游,在酒店吃早餐时,被“单独安排”与酒店正常使用的自助餐厅隔开,不让他们和“老外”使用同一场地。他们觉得受到了歧视。据了解,目前相当多的欧洲酒店专门在会议室等场所专门辟出区域来供中国团队用餐。 <BR> <BR> 而相当多的中国游客认为自己在过海关的时候,不断被问话,海关人员对他的旅游目的持怀疑态度,是一种“歧视”。广东中旅营运副总监郑文丽认为:“不少所谓的‘歧视’是误会。造成误会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但中国人本身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是重要因素。” <BR> <BR> <BR> <BR> <BR> 陋习一 公共场合嗓门大 <BR> <BR>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的一大“标志”,郑文丽回忆起自己带欧洲团的经历常常摇头,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惨痛”回忆。“有一次带一个团,一群人在飞机上打扑克,影响到整架飞机,有些华人实在忍不下去了就上前制止,但制止了多次都不收敛。” <BR> <BR> “过海关是进入一国领土的第一关,中国游客喜欢在过关时开始议论,相互拍照什么的。关口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场所,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海关和边检的工作人员自然对你印象很差。比如说,一次带一个旅游团出国,当时整个团办的是旅游签证,团内有很多是生意人。边检询问,你们来做什么?游客就比较张扬地说,我们来寻找商机,要同你们做生意。边检就说,既然是做生意,为什么不办商务签证?于是就拉到小房间里问上个1小时。” <BR> <BR> <BR> <BR> <BR> 陋习二 不守秩序不排队 <BR> <BR> 不遵守秩序和规则是中国游客的另一大缺点。广东中旅出境旅游公司总经理俞康明很有感触地介绍,带团去法国的迪斯尼,栏杆设计成回字形,但一些中国游客不排队,拉开栏杆就往里钻。一些其他国家的游客很愤怒,问“是哪个国家的?”“我们做领队的都不敢说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太丢脸了。” <BR> <BR> “还有去麦当劳买饮料,老外的文化是很讲个人隐私的,不愿意挨得很近,前后都隔着1米左右的距离,就像国内在银行或安检时——样。但中国游客一看到前面空那么多,就一下子涌了上去围住整个柜台。” <BR> <BR> 一位欧洲游领队也表示,在等电梯的时候,游客刚进酒店办完入住,就大箱小箱地包围了电梯口,电梯一到就一拥而上,这样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已经在排队的人也进不去。 <BR> <BR> <BR> <BR> <BR> 陋习三 卫生习惯被诟病 <BR> <BR> 此外,中国游客的卫生习惯和一些生活差异也一直被诟病。 <BR> <BR> 在一些欧洲国家,比较少见到中文指引,但厕所里却一般都有明确的中文指引“排队”、“冲水”、“洗手”等。厕所中的排队之法也有奥妙,中国人往往按一个人对着一个门的方式排,但欧洲人一般全部排在外围,出来一个进去一个,比较文明和公平。 <BR> <BR> 有一幕也是在国外餐厅中经常发生的。一位资深导游说,美国酒店的早餐餐厅一般都比较小,吃自助餐有切片面包什么的可以自己拿。由于餐台比较小,侍应生就只拿出一条长面包放在那里,吃完一条再拿一条出来。有一次,一些中国游客以为只有一条面包,就拥上去哄抢那些切好的面包,结果面包掉了一地,气得那个侍应生一下子到厨房拿了2条面包出来,意思是告诉你,我们有很多面包。“这样影响很不好,所以也不能怪一些酒店要专门开辟地方让中国人单独用餐。” <BR></FONT></TD></TR>
<TR>
<TD>
<DIV align=center><BR></DIV></TD></TR></TBODY></TABLE>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