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装备与注意事项
    登山可以健美身心,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锻炼方法。
必备装备:
水瓶
高海拔山区相当干冷,需饮用足够的水,以防脱水与维持体能,一般说来,携带一个一公升容量的水瓶就足够了,但如果天气太热或出汗很多则须携带两只水瓶,水瓶最好是容易重复用于装雪的广口聚乙烯制品。保温瓶是相当重要的物品,尤其是雪期。
防晒油与护唇膏
高海拔山区的阳光强烈度较海边高出数倍,必须运用衣服或防晒油覆盖皮肤降低紫外线的曝晒程度。购置防晒系数为15以上的防晒油较为合适,人体的鼻子、耳朵、嘴唇是敏感部位。将防晒油涂在太阳反射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尤其是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下巴内侧、鼻子和耳朵内侧。嘴巴由于长期曝晒容易长水泡,攀登者最好使用护唇膏保护嘴唇。
驱虫剂
在野外通常用含有DEET的药物驱虫效果相当好,尤其是对蚊子,使用有些高剂量的DEET可以使蚊子持续数小时不敢靠近。
水袋
使用塑胶制品的水袋,水龙头的瓶盖口必须栓紧,以免使用过程发生瓶盖口脱落。满水的水袋最好倒平放或吊起来,避免被树枝戳破,雪期最好置于营帐内,或改用瓶装水,因为水袋很容易结冰而破裂,行前一定要检查水袋是否有破洞,避免措手不及,没有水瓶装水。雪期广口的水瓶不易结冰。
实用技巧
1、热身运动往往被爬山的人忽略,人们常常是到达山下后就开始上山,不做任何准备活动,这样做对关节和肌肉不利,尤其是乘车到山下的人,没有充分活动,如果立即上山,很容易对关节、肌肉、韧带造成损伤,所以在上山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一般夏天做5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冬天要做约10分钟的准备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全身各主要关节、韧带、肌肉的大范围活动、伸拉、放松,使心脏、关节、肌肉等进入运动状态。
2、通常人们爬山,多数是根据个人的体力、感觉,以比较单一的方式向山上行进,其实上山的方法也有多种。例如:想增加耐力,可采用小步幅,中频率上行,配合深呼吸;榻增长腿部力量,可采取中大步幅,中等速度,间歇性上行,走一段,稍事休整,再走一段;加强速度(尤其是年轻人),可采用中步幅,高频率,间歇跑,即跑一段,走一段,调整,再跑一段,再走一段。在一些平缓地段或有台阶扶手的地段,可做倒向下山的练习。这样做对人的平衡能力、协调性等素质有较明显的锻炼作用。但这个动作也较危险,最好有旁人扶助尤其不要在地势较陡的地段做此项练习。
3、下山后要在平缓的地方做一些整理放松运动,使快速跳动的心脏逐渐地恢复正常,使身上的汗渐渐退掉,将紧张的关节肌肉、韧带适当伸拉、放松,使其恢复到平常状态。同时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注意事项
1、人们爬山时,容易兴奋,超体力向山上行进。这样爬山容易造成心跳过速,心脏供养不足,对身体造成损害,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甚至可能出现危险,所以爬山时,要密切注意自己的每分钟脉搏次数,注意做深呼吸放松,使心跳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2、上山运动要注意由慢开始,根据体力、心率等阶段性地加快上山的速度,放慢速度,再加快,再放慢,使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范围内。根据每个人的体力决定爬山的高度,不一定非要爬到山顶。
技术等级
为推动我国登山运动的开展,中国登山协会在国家体委的统一下,于近年出台了“登山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整个等级分六级,即国际登山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登山运动员、二级登山运动员、三级登山运动员、登山运动员称号。而登山运动员称号仅须登上海拔3000米以上独立山峰或者登达3000米海拔高度即可获此称号。三级运动员,男子须登上一座65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女子登上6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的独立山峰即可获此称号。在此基础上每增加500米高度,上升一级称号,直至国际级的8500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