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运动
    钓鱼是一项很好的休闲活动,是全民健身的手段之一,垂钓时要排除一切杂念,眼睛盯着浮标,达到忘我境界,这与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钓鱼使人的大脑功能进一步正常发挥,对慢性病患者,有良好的养身作用。垂钓大多是回归大自然的活动,田园风光会使人的心情十分舒畅,郊外的空气和水中含有大量负离子,会使人显得更有精神,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钓鱼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需具备气象、水文知识,是与鱼斗智的运动。钓鱼时,难免要风里来雨里去,或遇严寒酷署,或负重步行。这对人的筋骨、意志都是一种锻炼和考验,钓鱼爱好者不易生病就是一个明证。
钓鱼已成为世界上流行的文化休闲活动。美国有钓鱼人口六千万,日本达二千万,我们中国据官方公布的钓鱼人口有九千万之众。从普通老百姓到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均乐此不疲。美国总统罗斯福、卡特、里根对钓鱼情有独钟;英国首相希思有“钓鱼首相”之称;叶利钦总统国事访问的间隙还要抛竿沉纶;我国的几位老帅贺龙、徐向前、陈毅还是钓台高手,江泽民主席也爱钓鱼。
每到假节日,前往郊县钓鱼的人如过江之鲫。据统计上海某郊县某天从市区下来钓鱼的人竞有万人之众。有人说钓鱼具有“览游的旷达,赏画的绚丽,吟诗的飘逸,弈棋的睿智”。此话不缪。
目前,人们由于从钓鱼中得益匪浅,这项活动在国内一些城市已发展成为一种新时尚。对于普通人来说,利用休息日,自已或一家人去乡村郊外持竿垂钓,休闲娱乐,化钱不多,潇洒走一回,已算不上什么。天津有一栾姓钓友,本是一位对开发城市联网卓有成效的经营者,出于对钓鱼活动异乎寻常的独特见鲜,常常从百忙的业务中毅然脱身出来,不是飞往北国,就是驰向南疆,在钓鱼活动中寻求、思考他所向往的东西。有一次,他竟只身一人去西双版纳,一边钓鱼,一边纵情地领略大森林的自然风光,并从中思考着人生;北京一位人称“游钓大侠”的钓鱼人,他把自已所开创的公司交给夫人掌管,为了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寻求精神寄托,自已开着车子几乎钓遍了全国,光是小汽车就跑坏了三辆!有一次他在某地一公园内垂钓,当地的一些钓鱼高手纷纷慕名要和他比试高低。在他的高超钓技面前,不得不口服心服。不多时间,在他的身后竟排起了一条长龙,人们等着和他讲几句话,交个朋友。他却每人送他们一条鱼,作为留念;温州一位在香港和内地已开办了几家公司的张姓企业家,自已不但喜欢钓鱼,而且专门成立了一个钓鱼队,专门转战南北,频频参与钓赛。他甚至化数百万元在上海造了一条游钓船,经常出海钓鱼或组织举办钓鱼比赛。实际上他已把钓鱼活动看作是事业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参加和举办钓鱼活动已成为宣传和扩大企业影响的有力手段。
但是,说到底,真正的钓鱼人参加钓鱼活动可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不但需要斗勇,更需要斗智。许多钓鱼人为力求钓获量多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千方百计开动脑筋,不遗余力地学习,求知欲特别旺盛。经过日积月累,有些人成了钓鱼大师,有些人则成了出版专著的作者和专家型的人才,不仅知识渊博,甚至专利在握,并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而他们的每一成就都意味着心血的结晶,填补着国家的空白。这些人常常倘佯于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于科学的天地里,为国家作出贡献,为子孙后代造福。他们是钓鱼人中的佼佼者,是普遍受到人们尊敬的人物。
钓鱼,又是一种文化。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名篇诗作,为钓鱼增色不少。现代钓鱼人又创造性地把钓鱼和书法结合起来,一门崭新的艺术―――墨拓,便应时而生。它不同于国画,也不是素描、木刻,它是以诗、书、拓三结合的形式,供人们欣赏并极具收藏价值,特别是珍稀鱼种墨拓,在国外其价值更是不菲。不少钓鱼人从兴趣爱好出发,除收藏墨拓珍品外,更对渔具珍品情有独钟,家藏千种,不时把玩,怡然自乐。倘一旦友人造访,常于饮酒品茶之际,鉴赏一番,这乐趣决非一般人所能体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