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LCD在低分辨率下的文字会模糊
很多朋友在使用过液晶显示器之后都会发现,液晶显示器在最佳分辨率(通常也是最大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是非常完美的,特别是其显示的字体清晰无比,即使把鼻子贴在屏幕上观看那字体的边缘也是非常锐利的,完全没有CRT显示器上的那种泛色,虚影,字体模糊不清的感觉。但是,当把分辨率切换到低分辨率下(比最佳分辨率低)后,此时,液晶显示器的文字表现就跟刚才大相径庭了,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还原的文字模糊迹象,笔画之间浓度不一,粗细不一,感觉非常别扭,还不如一些低档CRT的文字表现。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BR><BR><BR>
<P>     其实,液晶显示器在最佳分辨率下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其与CRT显示器完全不相同的显示原理。</P>
<P>   传统的CRT显示器之所以能发光,是*其显像管尾部的电子枪受热激发电子,在高压的加速下,以极高速度轰击屏幕上的荧光粉,荧光粉在受到电子撞击后会发出短暂的辉光然后熄灭,控制电子束撞击荧光粉的周期,使电子以极高频率不停的一遍又一遍打在荧光粉上,利用荧光粉的余辉和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给人的感觉则是该荧光粉在持续发光。控制电子束中电子的数量和撞击的速度,就可以改变荧光粉的亮度。控制电子束以不同的能量打在屏幕上的紧密排列的RGB红绿蓝三色荧光粉上,就可以把色彩还原。把显卡输出的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放大之后,把信号加到显像管的阴极上,控制电子束逐行打在屏幕上,就可以在屏幕上实时还原图像了。以普通的15寸CRT显示器为例,市面上的15寸CRT显示器的可视面积一般为13.8英寸 ,也就是284mm*213mm,点距一般为0.28mm,我们可以简单算出,该显像管屏幕上水平方向的像素为284/0.28=1014,垂直方向的像素为760(事实上由于CRT显示器的边角点距比中心点距稍大,实际像素还达不到这个值。),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出,15英寸的CRT显示器勉强可以工作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在这分辨率下工作的15英寸CRT显示器只有少量的像素损失。在稍低一些的分辨率下工作的时候,比如在800*600下,假设CRT可以做到像素的一一对应显示,则此时的显示区域应为水平800*0.28=224mm,垂直为600*0.28=168mm。实际上CRT只需要改变行偏转线圈和场偏转线圈的电压,就可以控制电子束把整个显示区域"放大"到整个屏幕显示,通过放大的图形文字虽然边缘没有液晶显示器那般锐利,但是由于其没有对信号进行处理,只是对显示区域的幅度作了放大,总体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P>
<P>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则完完全全与CRT显示器不一样。它是属于一种直接的像素一一对应显示方式。工作在最佳分辨率下的液晶显示器把显卡输出的模拟显示信号通过处理,转换成带具体地址信息(该像素在屏幕上的绝对地址)的显示信号,然后再送入液晶板,直接把显示信号加到相对应的像素上的驱动管上,有些跟内存的寻址和写入类似。这种全新的显示方式没有任何像素损失,几乎是把显卡输出的信号完美的显示出来。但是,假如液晶显示器工作在低分辨率下,比如说800*600下的时候,如果显示器仍然采用像素一一对应的显示方式的话,那就只能把画面缩小居中利用屏幕中心的那800*600个像素来显示,虽然画面仍然清晰,但是显示区域太小,以0.297mm点距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为例。在1024*768分辨率下的显示区域为最大即304*228mm,但在800*600下,如果以缩小居中显示的话,则显示区域只有237*178mm。显然,这种牺牲显示面积来换取显示质量的显示方式对于价格昂贵的液晶显示板是一种极大的浪费。</P>
<P>     要在低分辨率下充分利用显示面积,只有对显示信号通过运算处理后,把800*600的画面"放大"成1024*768的画面,再输出到液晶板上来达到整屏显示。在这个复杂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显示画面的内容作出改动,比如改变部分像素的内容,再通过对该像素周围的像素进行对比之后,"生成"新的像素插入到显示画面中。显然,这种改变显示内容的方式必然导致画面的"失真",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文字笔画的边缘模糊迹象。这当然会令早以习惯了CRT显示器的消费者难于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实力比较雄厚的显示器厂商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来解决液晶显示器这一弊病,研发出独有的"文字锐化"功能。那样你就不必再为低分辨率下液晶显示器那模糊又别扭的文字效果而不快。可以尽情的体会液晶显示器为你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那清晰锐利显示效果。<BR><BR><BR><FONT color=#000066><B>mervlove</B></FONT>:按照我个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P203C笔记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日立的1024X768的XGATFT,一种是使用高达1400X1050分辨率的东芝SXGATFT。论坛上提出P203C显示屏在1024×768下文字显示不清问题的机器,一般都是使用高达1400X1050分辨率的东芝SXGATFT的机器(以下分析同样建立在此观点以上),为什么可以工作在1400X1050分辨率的LCD反而在低分辨率下会显示不清呢?以下将从LCD的工作原理上来分析。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相关名词:1、XGA(Extended Graphics Array 扩展图形阵列)</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2、SXGA( 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超级扩展图形阵列)</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3、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4、TFT(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技术>)</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5、CRT(Cathode Ray Tube 阴极射线管)</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CRT显示器在额定带宽的范围内,可以工作在多种分辨率模式中。通过对电子枪聚焦的调节,可以缩放屏幕显示的面积。而LCD显示器中的液晶单元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就以1024×768分辨率的显示器为例,每一个像素由3个液晶单元组成(红、绿、蓝)。说有液晶单元的总和大约为240万个(1024×768×3=2359296),同样1400X1050分辨率的显示器的液晶单元总和就约为441万个(1400X1050X3=4410000)。但是它们可通过联合相邻的液晶单元的形式来显示更低的分辨率。如一台最大分辨率为1024×768的LCD显示器,它可以显示640X480的分辨率,但这样仅使用了66%的液晶单元。大多数LCD显示器可通过联合像素的形式降低屏幕的分辨率。但是这种技术更适合显示精细的照片,对于文本和简单的图形来说,它的显示效果并不理想。如经过额外补偿的像素,会在文字的边沿产生一些锯齿和赝像。<B>这就是P203C笔记本虽然使用了较为高档的SXGATFT,但在低分辨率下显示文本不理想的基本原因!</B>当然为了得到更为清晰锐利的文本和图形,又有了对应的反锯齿(Anti-Aliasing)技术,它可以智能地对要显示的文本进行像素填充。但目前不是说有的LCD显示器都支持这项技术,它也需要硬件和软件的联合支持。</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总结:对于部分P203C显示屏在1024×768下文字显示不清的问题,如果确定是使用了支持1400×1050分辨率的SXGATFT,并且不存在其它硬件问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推断是由于LCD的先天因素引起的。</P>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