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总则3
案例四: <BR>故障描述: 开天2200 P4/1.7G (为QDI P7LI-AL主板),在运行华光超恩组版软件时(带一ISA加密卡),如进行放大显示,则左边界线无法显示。 <BR>解决方案: 用户新购机器,代理商在为用户安装超恩组版软件时,出现问题。换一新机,故障依旧,代理判断为华光ISA卡与此机型不兼容,让维修站上门解决。到用户处,复现故障,插一PCI显卡则显示正常,估计不为机器故障。在系统属性-性能-图形中,把硬件加速调低两格,问题解决。 <BR>第五章 安装类故障 <BR>一、定义举例 <BR>这类故障主要是反映在安装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时出现的故障 <BR>二、可能的故障现象 <BR>1、 安装操作系统时,在进行文件复制过程中死机或报错;在进行系统配置时死机或报错; <BR>2、 安装应用软件时报错、重启、死机等(包括复制和配置过程); <BR>3、 硬件设备安装后系统异常(如黑屏、不启动等); <BR>4、 应用软件卸载后安装不上,或卸载不了等。 <BR>三、可能涉及的采诵宁 <BR>磁盘驱动器、主板、CPU、内存,及其它可能的采诵宁、软件。 <BR>四、判断要点/顺序 <BR>1、 维修前的准备 <BR>1) 注意携带磁盘数据线; <BR>2) 相适应的最新版设备驱动程序。 <BR>2、 环境检查 <BR>1) 软件安装 <BR>A. 检查硬件设备的连接与外观: <BR>a) 检查与主机连接的其他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BR>设备间的连接线是否接错或漏接。连接插头、座的接针是否有变形、缺失、短路等现象; <BR>c) 仔细检查报错信息,判断可能造成故障的部位; <BR>d) 观察系统是否有异味,元器件的温度; <BR>e) CPU风扇的转速是否过慢或不稳定; <BR>f) 驱动器工作时是否有不正常的声响。 <BR>B. 其它方面检查: <BR>a) 认真对照软件的使用手册,确认机器的软、硬件配置符合该手册的要求; <BR>仔细观察安装介质是否完好。 <BR>2) 设备安装 <BR>A. 检查设备的连接与外观: <BR>a) 要安装的设备、采诵宁是否连接正确,连接电缆是否完好、接针是否有缺针、断针、或短接的现象; <BR>要安装的设备、采诵宁的制作工艺是否优良; <BR>c) 余类似上述软件安装。 <BR>B. 驱动程序介质检查:用于安装设备的驱动程序介质是否完好。 <BR>3、 故障判断要点 <BR>1) 操作系统安装: <BR>A. 检查CMOS中的设置: <BR>a) 如果需要,请先恢复到出厂设置; <BR>关闭BootEasy功能、关闭防病毒功能,及关闭BIOS防写开关; <BR>c) 特别注意硬盘的参数、CPU的温度等。注意观察自检时显示出来的信息是否与实际的硬件配置相符。 <BR>B. 安装介质与目标介质检查: <BR>a) 检查是否有病毒; <BR>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分区是否激活。使用Fdisk /mbr命令来确保主引导记录是正确的(注意使用此命令后,如果机器不能启动,可证明原系统中存在病毒或有错误。硬盘应做初始化操作); <BR>c) 检查系统中是否有第三方内存驻留程序。 <BR>以下过程,建议在软件最小系统下检查(注:在最小系统下,需要添加与安装有关的其它驱动器)。 <BR>C. 安装过程检查: <BR>a) 如果在复制文件时,报CAB等文件错,可偿试将原文件复制到另一介质(如硬盘)上再行安装。如果正常通过,则原安装介质有问题,可去检查介质及相应的驱动器是否有故障;若仍然不能复制,应检查相应的磁盘驱动器、数据线、内存等采诵宁; <BR>如果是采用覆盖安装而出现上述问题,建议如果更换安装介质后仍不能排除故障,应先对硬盘进行初始化操作,再重新安装(初始化操作时,最好将硬盘分区彻底清除后进行)。如果仍不能解决,再伤心虑硬件; <BR>c) 安装过程中,在检测硬件时出现错误提示、蓝屏或死机等,一是通过多重新启动几次(应该是关机重启),看能否通过;另一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检查是否能通过。如果不能通过,应该依次检查软件最小系统中的内存、磁盘、CPU(包括风扇)、电源等采诵宁;如果能正常安装,则是软件最小系统之外的采诵宁的故障或配置问题,这可通过在安装完成后,逐步添加那些采诵宁,并判断是否有故障或配置不当; <BR>D. 硬件及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BR>a) 如果安装系统时重启或掉电,要求在软件最小系统下进行测试。如果故障消失,在安装好系统以后,将软件最小系统之外的设备逐一接上,检查故障是由哪个采诵宁引起,并用替换法解决;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应检查软件最小系统中的电源、主板和内存,甚至磁盘驱动器; <BR>在IDE设备上安装诸如UNIX操作系统时,或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时,要注意:一是8.4GB 限制(UNIX的开始部分必须在8.4GB之内)--这一条在SCSI设备上无这一要求;另一是多操作系统间的安装顺序及配合关系; <BR>E. 对于LEOS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 <BR>a) 确保主板BIOS支持LEOS,建议在为用户更换主板后首先就要刷新支持LEOS的BIOS; <BR>如果为用户更换硬盘,也要注意备件硬盘是否正确支持DMA66。否则在安装LEOS时也会出现问题; <BR>c) LEOS最好是在一块全新未被分区的硬盘上进行安装。具体顺序可以参伤心如下方案:新硬盘-〉安装LEOS- >分区(Fdisk)- >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XP)-〉制作一键恢复。如果原硬盘存在分区,可以使用Clear.com程序清楚后再安装LEOS。 <BR>2) 应用软件安装: <BR>A. 检查安装应用软件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BR>a) 应用软件的安装问题,部分可参伤心上述的操作系统安装的检查方法; <BR>在进行安装前,要求先备份注册表,再进行安装; <BR>B. 软件间、软硬件间的冲突检查: <BR>a) 可采用两种软件问题隔离的方法。一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关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然后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另一是在原系统下直接关闭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然后安装需要的应用软件。关闭已有的应用的方法是:使用msconfig禁用启动组、autoexec.bat、config.sys、win.ini、system.ini中在启动时调用的程序; <BR>使用任务管理器,检查系统中有无不正常的进程,并给予杀除; <BR>c) 对于基本满足软件技术手册要求但安装不上的情况,看能否通过设置调整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则视为不兼容; <BR>d) 利用其它机器(最好是不同配置的),检查是否存在软、硬件方面的兼容问题; <BR>e) 检查系统中是否已经安装过该软件,如果已经安装过应先将其卸载后再安装,如果无法正常卸载,可以手动卸载或通过恢复注册表来卸载(对于Windows XP可使用系统还原功能来卸载); <BR>f) 必要时,可从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再与软件厂商联系,看是否有其他的注意事项。 <BR>C. 硬件检查: <BR>在以上的步骤都不奏效时可伤心虑硬件问题,应检查光驱、安装介质、硬盘线等配件。 <BR>3) 硬件设备安装: <BR>A. 冲突检查: <BR>a) 所安装的设备、采诵宁是否在系统启动前的自检过程中识别到,或能由操作系统识别到(非即插即用识备除外)。如果不能识别,应检查BIOS设置及设备本身,包括跳线及相应的插槽或端口; <BR>检查新安装的设备与原系统中的设备是否有冲突;通过改变驱动的安装顺序、去除原系统中的相应采诵宁或设备、更换插槽,看故障是否消除。如果不能消除,则为不兼容; <BR>c) 加装的设备是否与现有系统的技术规格或物理规格匹配; <BR>d) 检查当前系统中的一些设置(主要是.ini文件中的设置)是否与所安装的采诵宁或设备驱动有不匹配的地方; <BR>B. 驱动程序检查:所安装的设备驱动是否为合适的版本(即,不一定是最新的); <BR>C. 硬件检查: <BR>a) 所安装的采诵宁或设备是否本身就有故障; <BR>检查原系统中的采诵宁是否有不良的现象(如插槽损坏、供电能力不足等)。 <BR> 五、本类故障的判断流程 <BR>见附录一之(五)。 <BR>六、案例 <BR>案例一: <BR>问题描述:用户报修天禧6620机器,在安装98过程中,提示剩余三分钟时。Hwinfo报错,无法正常安装。 <BR>解决方案:工程师上门后,经过检测,确实存在用户反应的问题。然后尝试将安装文件拷贝到硬盘上安装和换一张安装盘安装,故障依旧。接着检查BIOS发现,系统日期是2075年。将日期改回后,故障排除。问题虽小,影响却大。在此,提醒各位同仁,做事要细心,不要忽略每个细节。 <BR>案例二: <BR>问题描述:逐日2000机器,一次突然死机,不能启动,重装系统能成功,但在设备管理里有很多问号,如打印口,COM口等都没有驱动。 <BR>解决方案:在站内又重装系统,驱动主板不能解决问题,看来只有更换主机才行了。打开机箱,发现有很多灰尘,取出主板,进行大扫除,抱着试一试的心里,重装一切OK。 <BR><BR>案例三: <BR>问题描述:一用户奔月4000机器/PIII 1G,他是单位技术员,说此机不能重装系统,每次重装都死机,要求上门维修。 <BR>解决方案:到达用户处,发现重装到检测硬件时无反应,打开机器进行检查时,发现CPU风扇不是联想。客户说这是刚从市场上拿来的,新的,应没有问题。依次替代硬盘与内存没有用,经用户同意带回站内烤机,再换下主板与CPU还是不行,后经多次重试发现每次死时间越来越短,怀疑还是CPU风扇有问题。换其它联想机器上的风扇竟解决问题。引起故障原因是客户的CPU风扇转速不够,引起温度过高死机 <BR> 第六章 操作与应用类故障 <BR>一、定义举例 <BR>这类故障主要是指启动完毕后到关机前所发生的应用方面及系统方面的故障。 <BR>二、可能的故障现象 <BR>1、 休眠后无法正常唤醒; <BR>2、 系统运行中出现蓝屏、死机、非法操作等故障现象; <BR>3、 系统运行速度慢; <BR>4、 运行某应用程序,导致硬件功能失效; <BR>5、 游戏无法正常运行; <BR>6、 应用程序不能正常使用。 <BR>三、可能涉及的采诵宁 <BR>主板、CPU、内存、电源、磁盘、键盘、接插的板卡等 <BR>四、判断要点/顺序 <BR>1、 维修前的准备 <BR>1) 干净的可用硬盘; <BR>2) 杀毒软件; <BR>3) 尽可能新的驱动程序、若干版本的BIOS; <BR>4) 磁盘连接的数据线等。 <BR>2、 环境检查 <BR>1) 市电及连接检查: <BR>A. 检查市电是否正常,连接是否牵伤心;是否有接地; <BR>B. 设备间的连接线是否接错或漏接。 <BR>2) 周边及外观检查: <BR>A. 检查与主机连接的其他外设工作是否正常; <BR>B. 驱动器工作时是否有异响,CPU风扇的转速是否过慢或不稳定; <BR>C. 观察机箱内灰尘是否太多,而导致各插接件间接触不良。先除尘后可用橡皮等擦拭金手指,去除氧化层或灰尘。然后重新插上; <BR>D. 观察系统是否有异味,元器件的温升是否过高或过快。 <BR>3) 显示与设置检查: <BR>A. 详细记录报错信息,判断可能造成故障的部位; <BR>B. 注意CMOS中对于硬盘、系统时间、CPU温度的设置,注意在自检时显示的硬件信息和机器配置是否相符; <BR>C. 仔细阅读软件的使用指南,注意软件运行的环境要求。 <BR>4) 充分与用户沟通: <BR>A. 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 <BR>B. 出故障前的现象; <BR>C. 做过什么操作才出现目前的故障。 <BR>根据以上了解的情况,来初步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 <BR>3、 故障判断要点 <BR>1) 检查是否由于用户误操作引起 <BR>A. 机器出现死机、蓝屏或无故重启时,首先要伤心虑到用户的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范和要求,要仔细询问、观察用户的操作方法是否符合常理,并由工程师用正确的方法操作、应用用户的机器,查看是否出现用户所报修的故障。若不出现,则可认为是用户操作不当引起的,由工程师向用户解释并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 <BR>B. 若经过上述操作故障依然存在,可用系统文件检查器检查用户的机器系统是否有丢失的DLL文件,并尝试恢复。 <BR>C. 注意观察用户的机器在死机、蓝屏或无故重启时有没有规律,并找出可能引起机器故障的原因(如机器在运行某一程序时或机器开机在一定时间内死机)。 <BR>D. 通过与另一台软硬件相同且无故障的机器进行比较,查看故障机的文件大小是否相同或相差不大,主程序的版本是否一致。 <BR>2) 检查是否由于病毒或防病毒程序引起故障 <BR>A. 检查用户的机器是否被病毒感染,使用杀毒软件杀毒; <BR>B. 检查用户是否安装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毒软件,建议用户使用其中一个,并卸载其他的防毒软件; <BR>C. 检查是否有木马程序,用最新版的杀毒程序可以查出木马程序。可以通过安装补丁来弥补程序中的安全漏洞,或者安装防火墙。 <BR>3) 检查是否由于操作系统问题引起故障 <BR>A. 检查硬盘是否有足够的剩余空间,并检查临时文件是否太多。整理硬盘空间,删除不需要的文件; <BR>B. 对于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可以使用系统文件检查器进行检查和修复; <BR>C. 检查操作系统是否安装了合适的系统补丁(对于Winnt可在启动时观察service pack的版本,推荐使用SP6;Win2k和Winxp可以在系统属性中查看,Win2k推荐使用SP3,Winxp推荐使用SP1。); <BR>D. 检查DirectX驱动是否正常,升级DirectX的版本; <BR>E. 检查是否正确安装了设备的驱动程序,并且驱动的版本是否合适。检查驱动安装的顺序是否正确(例如:首先安装主板驱动)。 <BR>4) 检查是否由软件冲突、兼容引起故障 <BR>A. 检查用户应用软件的运行环境是否与现有的操作系统(NT/98/2K/XP)相兼容,可通过查看软件说明书或到应用软件网页上查找相关资料,并查看网页上有没有对于此软件的升级程序或补丁可安装。 <BR>B. 可用任务管理器观察故障机器的后台是否有不正常的程序在运行,并尝试关闭程序只保留最基本的后台程序。 <BR>C. 注意查看故障机内是否有共用的DLL文件,可通过改变安装顺序或安装目录来解决问题。 <BR>5) 检查硬件设置是否不正确 <BR>A. 首先,检查CMOS设置是否正确,可恢复默认值; <BR>B. 在设备管理器中检查硬件是否正常,中断是否有冲突,如有冲突,调整系统资源(对于某些硬件,要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正确设置硬件); <BR>C. 在设备管理器中将硬件驱动删除,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最好安装版本正确的驱动程序),查看硬件驱动是否恢复正常; <BR>D. 运行硬件检测程序,如AMI等检测硬件是否有故障; <BR>E. 在软件最小系统情况下, 重新更新硬件驱动,观察故障是否消失。 <BR>6) 检查是否为兼容问题 <BR>A. 遇到兼容性问题时,应检查硬件的规格和标准(如同时使用多条内存时检查内存是否为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容量、内存颗粒同一批次),是否允许在一起使用。 <BR>B. 阅读说明书或到网页上查找相关资料,检查用户的硬件正常使用所需的软件要求,现在的软件环境是否符合要求,软硬件之间是否相互支持。 <BR>C. 在设备管理器中检查用户的系统资源是否有冲突,如有冲突,手动调整系统源。 <BR>D. 在设备管理器中检查用户机器的硬件的驱动是否安装正确,更新合适版本的设备驱动(如某些显卡用WIN2000或WINXP自带的公版驱动,会造成某些大型3D游戏无法运行); <BR>E. 检查维修BOM,去除非联想的硬件,检查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可正常工作,建议用户更换自行添加的硬件或查找硬件相关资料进行解决。 <BR>7) 检查是否由于网络故障引起 <BR>A. 碰到机器连接在网络上,出现死机、运行慢、蓝屏等故障时,应首先关闭网络,与网络环境隔离,观察故障是否消失,如故障消失,则为网络问题引起故障。 <BR>B. 确为网络问题引起的故障,其判断与解决步骤参伤心网络部分。 <BR>8) 检查是否由于硬件性能不佳或损坏引起 <BR>A. 使用相应的硬件检测程序,检查硬件是否有故障,如果有,利用替换法排除相应的硬件; <BR>B. 用替换法检查检测程序无法判断的硬件故障。 <BR>第七章 局域网类故障 <BR>一、定义举例 <BR>这类故障主要涉及局域网宽带网等网络环境中的故障。 <BR>二、可能的故障现象 <BR>1、 网卡不工作,指示灯状态不正确; <BR>2、 网络连不通或只有几台机器不能上网、能Ping通但不能连网、网络传输速度慢; <BR>3、 数据传输错误、网络应用出错或死机等; <BR>4、 网络工作正常,但某一应用下不能使用网络; <BR>5、 只能看见自己或个别计算机; <BR>6、 无盘站不能上网或启动报错; <BR>7、 网络设备安装异常。 <BR>8、 网络时通时不通。 <BR>三、可能涉及的采诵宁 <BR>网卡、交换机(包括HUB、路由器等)、网线、主板、硬盘、电源等相关采诵宁。 <BR>四、判断要点/顺序 <BR>1. 维修前的准备 <BR>1) 可用的网线(直连线和普通网线,线序符合国际标准); <BR>2) 如有条件,带上网线连接检查器。 <BR>2. 环境检查 <BR>1) 电源连接检查: <BR>A. 市电的接线定义是否正确; <BR>B. 是否有地线; <BR>C. 网络上的各设备(如:HUB、交换机等)是否均已上电工作。 <BR>2) 网线连接检查: <BR>A. 网线连接线序是否与网络连接的要求匹配(如直连和普通网线); <BR>B. 网线的连通性是否正常,要查看网线有无破损、过度扭曲; <BR>C. 网线长度是否过长(如5类双绞线长度超过技术规格要求的100米); <BR>D. 网线接头--水晶头是否完好、是否氧化; <BR>E. 网卡接口是否完好。重新插拨网线检查网线与网卡连接是否松动; <BR>F. 根据电缆要求是否有终结器,终结器是否正常。 <BR>3) 网络设备外观及周边检查: <BR>A. 加电启动后,网卡指示灯是否亮等; <BR>B. HUB等设备的网线接口,在与终端或服务器连接后,如果终端或服务器启动及配置正常,其指示灯会亮(注意指示灯颜色是否正常,参伤心设备说明书),如果指示灯不亮,说明设备有故障; <BR>C. 网卡采诵宁是否接插到位无翘起,网卡上金手指是否氧化; <BR>D. 网线或交换机等设备周围是否有干扰。 <BR>4) 主机外观检查: <BR>A. 检查机箱内是否有异物造成短路; <BR>B. 机箱内的灰尘是否过多,如果是,应清理灰尘; <BR>C. 主板与网卡上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现象; <BR>D. 加电后,注意采诵宁、元器件及其它设备是否有异味、温度异常等现象发生。 <BR>5) 其它方面: <BR>A. 在UNIX下,要分清是终端死机还是服务器死机 <BR>3. 故障判断要点 <BR>1) 寻求用户网管的配合。 <BR>首先应尽可能与网管联系,以得到网管合作。 <BR>2) 网络环境检查: <BR>A. 对于掉线、丢包等故障,要注意检查网卡与交换机间的兼容性; <BR>B. 网络连接正常,但不能进行域登录,要从以下几点检查: <BR>a) 指明的域名是否存在或已工作; <BR>是否已按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要求(如在服务器端启用了WINS解析服务、DNS服务等,WINXP HOME版不能登录到域中。),设置终端允许登录到域中,计算机名是否已注册到域中; <BR>c) 检查使用的协议是否正确; <BR>C. 检查是否安装了防火墙,是否被授权访问; <BR>D. 在必要时,使用直连线只连接两台机器在对等网环境下检查是否可连网(这样做可排除网络上诸环境因素的影响)。 <BR>3) 网络适配器驱动与属性检查: <BR>A. 驱动程序是否正确、合适。网卡设备建议由系统自动识别,并尽可能使用与操作系统匹配和更新的驱动程序(只有老型号的ISA网卡才可使用手动安装的方法进行驱动的安装)。在安装驱动程序时,如有必要,可将启动中加载的和正在运行的程序关掉,再行安装; <BR>B. 网卡在某一网络环境下工作不正常,可调整网速,如对于10/100Mbps的网卡,如果工作在10Mbps的网络环境下,网络工作不正常,应特别指定网卡工作在10Mbps的速度上; <BR>C. 检查网络通信方式,如是否为全双工等。 <BR>4) 网络协议检查: <BR>A. 检查网络中的协议等项设置是否正确(不管用哪种协议,必须保证网内的机器使用的协议一致)。网络中是否有重名的计算机名; <BR>B. 如果不能看到自己或其它计算机,先通过按F5多刷新几次来检查,然后检查是否安装并启用了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是否添加了NETBEUI协议(如果网络环境中有WINS服务器,则不需添加,如没有则要添加); <BR>C. 如能ping通网络,但不能在网上邻居中访问其它终端或服务器,可用ipconfig /all(在命令行方式)、netstat等命令查看具体信息,检查网络属性的设置,如域、工作组等,并进行相应的更改; <BR>D. TCP/IP协议的实用程序ping命令,可用来检查网络的工作情况。这需要维修人员了解TCP/IP协议的相关知识(顺序:PING 127.0.0.1,本机IP、本网段IP、网关、DNS等); <BR>E. 如果PING不通,可尝试在网络属性中把所有的适配器和协议删除,重启后重新安装; <BR>F. 通过执行tracert <目标IP地址 >命令,检查IP包在哪个网段出错; <BR>5) 系统设置与应用检查: <BR>A. 检查机器自检完成后,所列的资源清单中网卡是否被列其中(非PNP网卡除外),其所用资源与其它设备有无共享; <BR>B. 检查系统中是否有与网卡所用资源相冲突的其它设备,如有,可通过更换设备间的安装位置,或手动操作更改冲突的资源。对于ISA总线的网卡,可能需要在CMOS中关掉其所占中断的PnP属性,且其所用资源一般不宜与其它设备共享。较老的PCI设备也不宜与其它设备共享资源; <BR>C. 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病毒; <BR>D. 如果某一特定的应用在使用网络时工作不正常,检查CMOS设置是否正确,重点检查网卡的驱动程序是否与其匹配,必要时,关闭其它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及启动中加载的程序,看是否能正常工作,或与能够正常运行该应用的机器进行比较,检查在配置方面有何不同; <BR>E. 通过重新安装系统,检查是否由于系统原因而导致网络工作不正常。 <BR>6) 硬件检查: <BR>A. 用网卡自带程序和网卡短路环检测网卡是否完好; <BR>B. 如更换网卡后仍不正常,可更换主板,更换主板仍不能解决时,可伤心虑更换其它型号网卡; <BR>7) 对于无盘站,注意检查以下几点: <BR>A. BIOS中是否允许了从网络启动,BIOS中最好禁用软驱,将Report No FDD For Win 95,由Yes更改为No(或反之。这与软驱的设置有关) <BR>B. 对于ISA网卡,其BIOS的设置,应使BOOT ROM默认的起始地址为D800H 或C800H,I/O为300H(如有些网卡的默认设置为C800H容易与AGP显卡等采诵宁占用的地址资源冲突导致安装失败)。; <BR>C. 在以上操作无效时,对有些主板,屏蔽板载声卡,再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BR>D. 工作站的协议必须与服务器协议一致; <BR>E. 有多台服务器时,必须指定第一响应服务器。 <BR>对于无线网络,特别要注意: <BR>A. 检查两台终端间的有效距离是否过大,中间是否有隔离物; <BR>B. 对等网络下,所使用的频率通道是否一致; <BR>C. 在用AP的环境下,终端的网络ESSID必须与AP一致; <BR>D. 检查网卡和AP的密钥的密钥是否相符。 <BR>五、本类故障的判断流程 <BR>见附录一之(七)。 <BR>六、案例 <BR>案例一: <BR>问题描述:网卡不工作,指示灯状态不正确; <BR>解决方案:首先观察系统设备管理器中有没有网卡这个设备,若没有则更换网卡或重新插拔网卡测试,并看金手指部分有没有锈迹,若有,则用橡皮擦干净测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