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常见“共性”故障的检修(3)
 3.硒感光鼓工作时间过长表面污染残留墨粉过多或产生氧化膜。清洁或更换感光鼓。 <BR><BR> 4.墨粉颗粒太大,显影图像表面粗糙,造成分辨率下降。如出现由于图像发黑而造成不清晰,应考虑可能是显影器下墨粉太多。 <BR><BR> (七)、复印件图像浓度不均匀 <BR><BR> 复印件复印出的图像不均匀分两种情况: <BR><BR> 一种是有规则的不均匀;另一种是无规则的不均匀。 <BR><BR> A)、出现有规则的不均匀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R><BR> 1.电极丝与感光鼓不平行,造成转印电晕不均匀。 <BR><BR> 2.曝光窄缝两边不平行,造成曝光量不均匀。 <BR><BR> 3.机内有乱反射光的干扰。 <BR><BR> 4.显影辊与感光鼓表面不平行;液干法显影中挤料辊与感光鼓不平行;显影间隙两端不等,均会造成上述的不均匀。 <BR><BR> B)、出现无规则的不均匀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R><BR> 1.复印纸局部受潮。 <BR><BR> 2.曝光灯管、稿台玻璃等光学部件受污染,影响光反射和透射的均匀。 <BR><BR> 3.充电和转印电极丝污染,造成放电的不均匀。为防止此种情况,应经常保持电极清洁使放电均匀。 <BR><BR> 4.采用热辊定影的机器,由于加热辊表面橡胶老化脱落、有划痕,或定影清洁刮板缺损使辊上局部沾上污物,形成污迹。 <BR><BR> 5.搓纸辊上受墨粉污染,搓纸造成污迹。 <BR><BR> 6.显影器中黑粉漏出洒落在纸上或感光鼓上。 <BR><BR> (八)、复印件图像上有污迹 <BR><BR>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R><BR> 1.感光鼓上的感光层划伤。 <BR><BR> 2.感光鼓污染,如油迹、指印、余落杂物等。 <BR><BR> 3.显影辊上出现固化墨粉。 <BR><BR> 4.采用热辊定影的机器,由于加热辊表面橡胶老化脱落、有划痕,或定影辊清洁刮板缺损使辊上局部沾上污物,形成污迹。 <BR><BR> 5.搓纸辊上受墨粉污染,搓纸造成污迹。 <BR><BR> 6.显影器中墨粉漏出洒落在纸上或感光鼓上。 <BR><BR> (九)、复印件图像上出现白色斑点 <BR><BR>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R><BR> 1.显影偏压过高。调整显影偏压。 <BR><BR> 2.感光鼓表面光层剥落、碰伤。清洁研磨或更换感光鼓。 <BR><BR> 3.由于转印电极丝电压偏低,造成转印效率低所致。 <BR><BR> 4.复印低局部受潮也可能出现白斑。 <BR><BR> (十)、复印件图像表面不光洁 <BR><BR>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R><BR> 1.墨粉质量不好,颗粒太粗。 <BR><BR> 2.显影器中载体过量外溢至复印纸上。 <BR><BR> 3.显影浓度过高,下粉量太大。 <BR><BR> 4.定影温度不够,墨粉未能完全均匀。检修调整定影温控电路。 <BR><BR> (十一)、复印件图像定影不好 <BR><BR> 定影不好是个质量问题,一种是表现为定影不足,墨粉沾附不牢图像容易被擦掉,墨粉脱落。另一种是定影过度,使图像线条复粗,分辨率下降,使纸发黄、变脆,其至烤焦。 <BR><BR>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BR><BR> 1.定影灯管损坏或接触不良;加热丝断路,造成没有定影温度或定影温度过低。 <BR><BR> 2.定影灯位置改变,使辐射不均匀。 <BR><BR> 3.定影加热辊磨损,表面出现坑凹,与纸张接触不严,使局部定影不牢。 <BR><BR> 4.定影温度过高,或由于控制电路失灵造成机内温度过高,造成定影过度。 <BR><BR> 5.各种机型的复印机所选用的墨粉定影温度,定影时间略有差异,因此一定要根据机型选用墨粉,机型与墨粉相符。 <BR><BR> 6.墨粉变质或复印纸不符合标准,也都会出现定影不牢,定影过度的现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