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线路用金属箔标准的技术要求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印制线路用金属箔标准的发展及技术要求。<BR>前言 随着电子装置向轻、薄、小、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印制线路用金属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不断推动印制线路用金属箔的发展。近年来IPC标准的发展得到国际社会广泛使用及认可,在国际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简单介绍国内外印制线路用金属箔标准的发展及其型号对照,并以最新版本IPC—4562<BR>  《印制线路用金属箔》为依据介绍印制线路用金属箔的技术要求。<BR>1.国内外印制线路用金属箔标准的发展状况<BR>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印制线路用金属箔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促进了印制线路用金属箔的发展。1992年日本工业标准颁布了JISC 6512《印制电路板用电解铜箔》和JIS6511《印制电路板用铜箔试验方法》,1996年颁布了JIS C6513《印制电路板用压延铜箔》。JIS印制电路用金属箔标准共涉及6种金属箔,三种电解铜箔(标准电解铜箔,室温高延展性电解铜箔,180℃高延伸性电解铜箔),型号分别为ECF1、ECF2、ECF3。三种压延铜箔(即冷压延铜箔,轻冷压延铜箔,退火压延铜箔),型号分别为RCF1、RCF2、RCF3。JISC 6512和JIS C6513对电解箔和压延箔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光面和粗糙面的外观、针孔、尺寸 (长度、宽度、质量厚度及偏差),铜纯度、质量电阻率、铜箔光面的粗糙度、拉伸强度及延伸率。JIS6511《印制电路板用铜箔试验方法》标准包含了JISC 6512和JIS C6513涉及的试验方法。<BR>    199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了IEC1249—5—1《内连结构材料——第五部分 无镀敷层和有涂镀层导电箔和导电膜规范——第一部分:制造覆铜基材用铜箔》,该标准共涉及六种金属箔品种,三种电解铜箔(即标准电解铜箔,室温高延展性电解铜箔,高延伸性电解铜箔),其代号为E1、E2、E3。三种压延铜箔(即压延锻造铜箔,轻冷压延锻造铜箔,退火压延铜箔),其代号为W1、W2、W3。该标准对印制线路用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单位面积质量、厚度、纯度、电性能(试样的最小电导和试样的最大电阻)、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光面和处理面的表面粗糙度、同时对卷状和片状铜箔的长度和宽度及偏差提出要求。<BR>    1992年IPC颁布IPC—MF—150《印制线路用金属箔》标准,该标准共涉及8种金属箔。1999年对IPC—MF—150《印制线路用金属箔》标准进行修订形成IPC-MF—150G《印制线路用金属箔》,该标准未正式出版。其共涉及10种金属箔。2000年又制订了IPC—4562《印制线路用金属箔》,该标准代替了IPC—MF—150G。IPC—4562共涉及11种金属箔。该标准不仅涉及金属箔的产品品种多于IEC标准和JIS标准,而且也较IEC和JIS标准技术要求更多、更严格。<BR>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T5230-1995共涉及两种电解铜箔即标准电解铜箔和高延展性电解铜箔。该标准对铜箔的技术要求包括:单位面积质量偏差、长度宽度允许偏差、拉伸强度、延伸率、质量电阻率、纯度、可焊性、针孔和渗透点、铜箔的光面,粗糙面及处理面的表现质量。正在修订的国家标准GB/T5230以IPC4562为依据,该标准共涉及9种铜箔。国内外金属箔品种及型号对照见表1。<BR>表1<BR>金属箔品种  标准电解铜箔  高延展性电解铜箔  高温高延伸性电解铜箔  退火电解铜箔  低温退火电解铜箔  压延锻造铜箔  轻冷压延锻造制造  退火锻造铜箔  压延锻造可低温退火铜箔  标准电解镍箱  退火电解铜箔<BR>IPC4562型号 2000  STD  HD  THE  ANN  LTA  AR  LCR  ANN  LTA  NI  A<BR>GB/T5230型号  1995  STD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