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在印制电路板品质控制的重要性
  在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多的质量缺陷,有许多质量问题很难及时而又快速地解决之。为此,要确保印制板的高品质,就必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按程序和规程、步骤进行数据统计,以便于更好的解决产品在制作过程中的所产生的质量缺陷,确保生产顺利地进行。<BR>
<P> 一.数据的种类:</P>
<P>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在印制电路板品质管理上,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活动,确实按照印制板产生的真实状态、据实进行现埸记录。需对数据统计用的种类加以明确,使用的最多的是印制电路板产品质量特性数据。见下列图列:</P>
<P> 二.数据特征与效果</P>
<P> 收集数据据、分析数据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内涵,以便于从诸多质量问题中找出典型的、涉及到全局的关键问题。为此,统计质量的管理主要通过有目的收集的数据,从中获取有关产品质量或生产状态的正确的情报,然后再去管理生产。因此它必须具有下列特征并能起到指导生产实践的作用。</P>
<P> 1.事实明确能准确的把握现实生产状态,进行故障分析,确定目标值,并用来判断合格与否的依据,但不具有改善质量的真实效果。</P>
<P> 2.数据说明有力</P>
<P> 3.高的理解程度,它能提供精确判断的重要依据,能对员工起到很高的教育效果。</P>
<P> 4.具有倾向性</P>
<P> 5.效率高,达到最小的投资,可以实现最大的效果。</P>
<P> 6.潜在因素的明显化,能对所潜在问题提供早期工程对策。</P>
<P> 三.数据收集、整理时应注意的事项</P>
<P>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目的,就是理顺数据的因果关系,使所收集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能在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数据收集的残缺不全,就会使所收集的数据成为无实用价值的东西。而且也无法应用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判断。所以,收集和整理数据就必须按照所要求的客观规律去做,注意以下事项:</P>
<P> 1.搜集能掌握生产现状的数据:</P>
<P> 如印制电路板外形加的尺寸差异如何,或了解批生产产品的不合格率有多大,都需要这种类型的数据。搜集一定量的数据并按统计方法要求将它整理成一定形式,必要时还可以同规格值、标准值或目标值比较,从中就可以推断原工序的生产状态或批生产品的质量状态。 </P>
<P> 2.搜集问题分析用的数据:</P>
<P> 如研究和分析多层板不合格晶出现的原因时,不论调查过去的情况,还是重新做试验或缺陷再现,都应有目的去搜集这种类型的数据。但是,关键在于要搜集能准确反映问题实质的数据,并恰当地运用各种统计方法,以便能及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P>
<P> 3.搜集管理生产状态用的数据:</P>
<P> 搜集这种类型的数据的目的不在于去判断每个产品的质量如何,而在于观察、监控工序生产状态是否处于正常和稳定,如出现异常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或工艺对策使之很快地恢复正常。一般需要定时搜集一定数量的数据,然后绘出管理图。若数据点在管理界线内变化,则说明生产状态稳定,产品质量有保证。</P>
<P> 4.搜集调节用的数据:</P>
<P> 如化学镀铜液的温度,要进行作业前应将温度调至工艺规定的标准状态,这时所搜集的是调节用的数据。它的特征是,预先规定搜集到什么样的数据就相应有什么样的调节的工艺方法和标准。</P>
<P> 5.搜集用于判断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数据:</P>
<P> 检查产品,判断其合格不合格,就必须搜集这种类型的数据。检查时分全数检查和抽样检查。</P>
<P> 总之,科研生产过程中,要收集或搜集的数据必须是能完整地反映客观事实;并通过归纳、整理或比较,使数据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实。</P>
<P> 四.品质记录的应用</P>
<P> 在印制电路板生产工厂,为确保产品质量制定很多制度和规定,实行产品品质全程记录,其中包括有制造作业指导书、检查记录(检票、检查成绩书、异常处理报告、缺陷处理报告书等)、作业日报、监查报告书、作业工艺条件记录、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记录、不良品记录等等种类很多。但采用记录的方法是死的,最重要的要用跟踪方法,使死的数据变活。为此,需要对以下状况实施多种形式的记录方法:</P>
<P> 1. 基材不良状态发生的状况;2.印制板"伤情"发生的状况;3.处理过程中干膜脱离发生状况;4.难易程度差别所造成的不良发生的状况;5.电路图形密度差异而引起不良状况;6.返工不良发生状况;7.作业者操作不当所发生的状况;8.早、晚班次差别所发生不良状况;9.产品不良率发生状况;10.基板结构差别造成不良状况;11.工艺数据处理差异引起不良状况;12</P>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