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的阿拉伯舞蹈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埃及古代帝王和法 老的墓穴与金字塔里,发现的绘有各种舞姿的舞蹈场面的壁画,为研究5000年前古 埃及舞蹈和北非舞蹈的发展史,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7 世纪阿拉伯人侵入北非 。17 世纪以后,大量阿拉伯移民的迁入并与当地居民相融合,很快完成了这一地 区的阿拉伯化。除少数偏僻地区的柏柏尔人和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人外,这里的 居民绝大多数讲阿拉伯语,穿阿拉伯服装,并且自认为 是阿拉伯人。北非的阿拉 伯舞蹈,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等国以及与其相毗连的一些地区。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北非的阿拉伯舞蹈,受到了埃及、印度、土耳其 以及欧洲文化的许多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舞蹈多彩多姿,舞蹈语汇 丰富,题材广泛。一般来说,其女性舞蹈比较注重上肢和腰部的动作,动胯是它突 出的特点,舞姿轻盈柔慢,舒展而富有韵律感,舞蹈节奏鲜明、动作精巧而富有技 巧性。男性舞蹈较注重下肢和脚部的踩踏,动作■悍有力、纯朴自然。舞蹈多以 安达卢西亚音乐伴奏,多有伴唱,曲调优美,节奏明快。舞蹈服装,男子多着阿拉伯 长袍,头缠白布或戴伊斯兰小帽;女子一般身着色彩鲜艳的长袍,腰系丝质彩带,头 披各色纱巾并特别注重配戴各种金银首饰和胸饰。著名的舞蹈有埃及的女性舞蹈 东方舞、男性舞蹈棍子舞;阿尔及利亚的婚礼舞;苏丹的康巴拉舞;突尼斯的罐舞 ;摩洛哥的骑士舞以及利比亚的卡斯卡舞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