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棋竞赛规则
    1.  棋盘:由横竖各五条等距离、互相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段组成,交叉点称为点,是布子和走子的位置。黄方棋盘的竖线从左至右标记作A、B、C、D、E,横线从下至上标记作1、2、3、4、5,蓝方与黄方对应,呈反向标记,见附图1。点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如A1、C3、F5等。棋盘无边界。
    2.  棋子:简称子,分为五种,名称是:旗、一、十、口、田。旗一个,图形为一面旗,两面同色,为黄、蓝二色。其余四种子共十六个,图形与名称一致,一面为黄色,另一面为蓝色,见附图2。执黄色朝上一方为黄方,执蓝色朝上一方为蓝方。棋盘外始终有除旗外四种子的图形,为非黄、蓝色,称为盘外子。
    3.  主动和被动:走子时,可以叠压在其它子上面,称为叠子。被叠压的子为被动子,不可见;未被叠压的子为主动子,可见。只有己方的主动子,己方才能着棋。同一主动子,不能连续着棋。主动子下有无被动子,均称为一叠。被动子层次自下至上依次为1、2、3……。
    4.  布子:开局时,旗在C3点。其它子,黄先蓝后,轮流将盘外子布置在点上,称为布子。各方各布置8个子,种类不限。布子时,不能叠压在其它子上面。布子完毕,才能着棋(即走子或变子)。
    5.  走子:将主动子从一点走动到另一点,称为走子。旗:永远是被动子。一:走一字,沿直线走1点。十:走十字,沿直线走2点。口:走口字,沿对角走1点。田:走田字,沿对角走2点。棋子走出边沿,实际上是走入对边。走子时,可以带走选定的该叠1个被动子,称为带子。带子的同时可以叠子。走子后,原该叠未被叠压的子除旗外恢复为主动子。
    6.  变子:主动子一方可以选定该叠一个被动子,改变其朝向或层次或图形(三者之一),称为变子。将其翻转一面(改变朝向,而层次和图形不变),称为翻子。将其移动至被动子的最高层次(改变层次,而朝向和图形不变),称为移子。将其调换成选取的盘外子(改变图形,而朝向和层次不变),称为换子。
    7.  终局和终盘:一盘棋由前局和后局组成,两局互换棋色和先后。对一方比另一方多用时间进行限制,称为多用时限,每局双方各定为8分钟(人机版放宽)。终局(终止该局):某方无主动子可着棋;双方着棋满120着。终盘(终止结束该盘棋):某方达到多用时限,某方认输,两局进行完毕。
    8.  计分和胜负:终局后,双方分别将下列子计分,主动子每个4分,该叠中旗16分、己方被动子每个2分、对方被动子每个1分。将各方各子的计分加总,称为各方的局计分。各方两局的局计分分别加总称为各方的盘计分。胜负:终盘时,某方达到多用时限,判该方为负,未达到多用时限方为胜;某方认输,判另一方为胜;否则,以各方盘计分多少,确定胜、负、和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