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中老年人腹泻便秘
    许多人都曾有过腹泻便秘,到医院检查不是肠炎就是痢疾或痔疮,吃点药也就好了,往往不引起重视。但如果长期反复不愈,特别是四十岁以上患者则应提高警惕。直肠癌大多发生于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可无明显不适, 有时可有小量粘液样便,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大便表面上常见条状粘液,有时有便秘,癌瘤溃烂前期常有腹泻,大便含较多粘液;癌瘤破溃则大便稀薄如水样,此时常误认为“细菌性痢疾”;癌瘤溃烂合并感染则多为粘液血便,癌瘤溃烂伤及大血管可发生大出血。病变近一步
    发展则大便次数增多,像痢疾样、伴里急后重,病人渐消瘦,贫血,体力衰弱;癌瘤若环绕肠壁一周则肠腔渐狭窄,出现慢性肠梗阻症状,如腹部膨胀,甚至恶心、呕吐等。侵犯邻近器官,可产生持续性疼痛及出现被侵害器官的各种症状,当癌瘤转移至腹膜或肝脏等处时即可出现腹水、 黄疸、下肢浮肿及恶病质等晚期症状。由于直肠癌早期表现常与肠炎、痢疾、内痔等相混淆,所以容易误诊。为避免误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警惕,注意早期症状:早期多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及腹痛,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2.肛门指诊:直肠癌80%在指诊可角及的范围内,所以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有大便形状及习惯改变时就常规进行肛门指诊检查,这不仅可以查到有无肿块,还可以了解其部位、大小、形状、活动度等;
    3.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此项检查不仅可以直视癌瘤部位、大小,并可同时做活体组织检查;
    4.x线钡剂灌肠:主要用于检查直肠与乙状结肠变异部位的癌肿,尤其对肠腔狭窄大便不能通过者更有价值。
    一旦确诊为直肠癌应尽快住院治疗,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