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应注意:气温骤降谨防脑中风偷袭
    进入冬季,温度一天比一天低,许多疾病也会随着冷空气的入侵而不期而至。据了解,往年这个时候,只要气温一下降,不少有中风等疾病的老人就会因防备不及而发病。为此,医学专家提醒市民,冬季天气变化频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老人应多加防范。
上海市民健康俱乐部脑健康中心主任费振玺教授告诉记者,冬季气温偏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除此,由于气候的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缺水后,血液粘稠,血流减慢,这些都成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人更容易突发中风。
为此,费主任特别告诫老年人,在冬天到来的时候,首先要对气温的变化有掌握,天冷的时候就尽量减少外出。若一定要外出,最好先通过走廊或过道预先适应一下气温再出门。出门时要多穿一些衣服,注意头部和四肢的保暖。室内的温度也要保持正常,常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太阳。另外,老年人不要饱餐后外出,因为饱餐后较多血液流向胃肠道,使心脏本身供血相对减少,加上胃肠道大量吸收营养物质,如脂肪、胆固醇等,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流动,易引起血栓形成而诱发中风事件,若再加上寒冷,无疑是雪上加霜。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老年人要积极进行脑血管的相关疾病的治疗,如及时补充外源性神经节苷脂,迅速修复受损神经、坚持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控制糖尿病等,均有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