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春秋时期关于肉粽子的来历据记载,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晋代,肉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佳节食品。这时,包肉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加入中药益智仁,煮熟的肉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肉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肉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肉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肉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肉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肉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肉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永丰源公司数年手工制作肉粽子......
如想进一步了解更多产品内容,可以直接给厂家发送询价表单咨询:
|
|
联系方式
 电话: 0769-85548939 手机:15112821738
 传真: 0769-85548939
 地址: 东莞市长安镇咸西区牛路口工业区
 发布IP: (IP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