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黄帝内经》为针法理论的形成时期,“九针”中的毫针应用广,后世针法多指毫针手法,其它针具可用于放血、排脓、利水、按压等。该书对揣穴、进针、行针、候气留针、出针等针法都做了详细描述,整个过程中强调治神得气的重要性。“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针灸培训地点,针法需要依据脉象、病情、体质,同时注重四时、环境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刺法方面结合疾病部位、病情、刺激方式等提出“五刺”“九刺”“十二刺”“三才刺法”等;补泻方面提出了“虚则实之,盛则泻之”的补泻原则,补泻手法主要是呼吸、迎随、徐疾、开阖、捻转及导气法;辅助手法方面有循、爪、按、摇、进、退、伸、推、弹、扪,为后世“下针十四法”和“下手八法”奠定了基础。 “切而知之谓之巧”,古人常常用“精巧”来形容切脉,将切脉看做是中医诊断中精巧的技术。切脉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和望诊、闻诊、问诊结合起来,合称中医的“四诊”. 人们往往用“病家......
如想进一步了解更多产品内容,可以直接给厂家发送询价表单咨询:
|
|
联系方式
 电话: 156-76703530 手机:15676703530
 传真: 156-76703530
 地址: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东路
 发布IP: (IP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