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耐压试验
1 橡塑电缆优先采用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及时间见下表。
表 橡塑电缆20Hz~300Hz交流耐压试验和时间
2 不具备上述试验条件或有特殊规定时,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统相对地电压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压
6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7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
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8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充油电缆使用的绝缘油试验项目和标准
9交流互联系统试验
1 交叉互联系统的对地绝缘的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环也能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10kV,加压时间1min,不应击穿。
2 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
1) 氧化锌电阻片:对电阻片施加直流参考电流后测量其压降,即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2) 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将非线性电阻片的全部引线并联在一起与接地的外壳绝缘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
3 交叉互联系统性能检验
本方法为推荐采用的方式,如采用本方法时,应作为特殊试验项目。
使所有互联箱连接片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在每相电缆导体中通以大约100A的三相平衡试验电流。在保持试验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测量靠近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赛后将试验电流降至零,切断电源。然后将靠近的交叉互联箱内的连接片重新连接成模拟错误连接的情况,再次将试验电流升至100A,并再测量该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压降至零,切断电源,将该交叉互联箱中的连接片复原至正确的连接位置。交试验电流升至100A,测量电缆线路上所有其他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
试验结果符合下述要求则认为交叉互联系统的性能是满意的:
1) 在连接片做错误连接时,试验能表明存在异乎寻常大的金属套电流;
2) 在连接片正确连接时,将测得的任何一个金属套电流乘以一个系数(它等于电缆的额定电流除以上述的试验电流)后所得的电流值不会使电缆额定电流的降低量超过3%;
3) 将测得的金属套对地电压乘以上述2)项中的系数后不超过电缆在负载额定电流时规定的感应电压。
1 简介
高压电缆附件是由中低压附件发展过来的。因此,1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品种,与35kV及以下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品种类似。
1.1 终端
110kV及以上交联聚电缆终端的主要品种为户外终端、GIS终端(安装在全封闭组合电器内,又称SF6气体终端)和变压器终端(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又称油中终端)。
目前,国外110~345kV电压等级用的交联电缆终端主要型式为预制橡胶应力锥终端(简称预制型终端),更高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终端采用硅油浸渍薄膜电容锥终端(简称电容锥终端)。早期在110kV电压等级曾使用过的绕包型等其他类型的终端,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1.2 中间接头
110kV及以上交联电缆中间接头,按照他的功能,以将电缆金属护套,接地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断开或连续分为绝缘接头与直通接头。无论是绝缘接头或直通接头,按照它的绝缘结构分有绕包型接头(TJ)、包带模塑型接头(TMJ)、挤塑模塑型接头(EMJ)、预制型接头(PJ)等类型。
预制橡胶应力锥终端和预制型中间接头是国内目前使用的高压交联电缆附件的主要型式。
2 分类
3 定义
户外终端:在受阳光直射或暴露在气候环境下或两者都存在的情况下使用的终端。
GIS 终端:安装在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内部以SF6气体为外绝缘的电缆终端。
油浸终端:安装在油浸变压器油箱内以绝缘油为外绝缘的液体绝缘部分的电缆终端。
直通接头: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用于电缆线路接头处直接接地场合。
绝缘接头:将电缆的金属套,接地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断开的接头,用于电缆线路金属护套交叉互联场合,减少护层损耗。
整体预制橡胶绝缘:集应力锥、伞裙和绝缘层于一体,成为一个整体预制件。
产品:户外终端
供货总量:不限
产品价格:议定
包装规格:不限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