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但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包括南非、德国、荷兰、日本、英国、孟加拉、香港、 韩国、瑞士、 法国、印度等在内的众多纷纷出台”限塑””禁塑”政策,减少或不使用该类制品。我国从2008年起就规定在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随后包括北京、海南、河北、吉林等众多省市自治区也已经出台相关政策。2020上半年,发展改革委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糯玉米淀粉与微/纳米纤维素(MFC)共混
CNCs呈现针状形貌,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而 CNFs呈现网络结构,且具有较大的长径比,与淀粉缠结程度较高,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大,这种强烈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淀粉基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
将糯玉米淀粉与微/纳米纤维素(MFC)共混,通过流延法制备了1,2,3,4-丁烷四羧酸交联淀粉基复合材料。
MFC含量为15wt%的交联膜在不使用任何增塑剂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刚性和柔性。
用交联剂对淀粉纳米颗粒进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了交联淀粉纳米颗粒增强的淀粉基复合膜。基于交联淀粉纳米颗粒在淀粉基体中较好的分散性以及增强体与基体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大幅度提高。

促进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1.开展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系列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按照标准要求,推广全生物降解技术,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等相关产品标准,促进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水平的提升,推进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和推广。2.推动实施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检测认证。会同检测认证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检测认证制度,加强与国内的全生物降解制量检测认证机构对接,推动我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量检测认证工作。鼓励全生物降解塑料材料研发和推广。鼓励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及其他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基地,共同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提高岛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证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顺利实施。

产品:环保
供货总量:不限
产品价格:议定
包装规格:不限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