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东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
二、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开发评估机制,评价和限定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
1.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适用领域及其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必须确定其于何种条件下使用才能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避免盲目扩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推广范围。在有机废物收集和有机回收方面理性挖掘可堆肥塑料的潜力。
2.建立《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包含强制类、建议类、禁止类,并动态维护更新,防止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误用、滥用。例如,可强制厨余垃圾袋等使用可堆肥塑料。
3.在有机废物收集和有机回收方面充分开发可堆肥塑料的潜力,如农膜,为可堆肥塑料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应用制定标准,进而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以逐步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生物可降解塑料与海洋垃圾报告
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与海洋垃圾》报告[3]中显示,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初期降解可能产生许多小碎片(即微塑料),然而这些小碎片之后的结局却鲜为人知。与所有降解一样,塑料的碎裂和被微生物的转化速度与程度取决于周围环境。但尚未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表明,除工业堆肥以外,可氧化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完全矿化降解。英国2010年的一项评估结论显示,与传统塑料相比,可氧化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降低。处理废弃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建议方案是焚烧()或填埋。“这些可氧化降解塑料在2-5年内不会降解,它们降解前仍然是肉眼可见的垃圾。”[4]今年4月,普利茅斯大学的发布研究报告显示[5],将几种声称可降解的不同类型的塑料袋放置于开放环境、土壤、海洋和实验室环境中,对其降解效果进行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发现除了使用堆肥方式处理的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效果让人满意之外,其他方式处理(包括可氧化生物降解)的塑料都不尽人意。

《方案》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加强废物集中处置的全流程监管,禁止以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废塑料进口。今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普遍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显著提高;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塑料污染防治典型模式。两年后,全市范围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到2025年底,全市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上述用品。到2025年底,塑料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产品:环保
供货总量:不限
产品价格:议定
包装规格:不限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