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实验室CNAS认可|认证依据的标准有哪些?
一、背景信息
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是负责实验室认可的权威机构,其认可活动依据、及特定领域的应用准则。通过CNAS认可,实验室可证明其技术能力与管理体系的合规性,提升公信力并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如加盖CNAS标志或MRA国际互认标志)。
二、CNAS认可的核心依据标准
CNAS认可依据分为基本准则(通用要求)和准则(特定领域补充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标准:
1.转化准则CNAS将等同转化为认可准则,覆盖各类实验室:
CNAS-CL01(等同采用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适用于通用检测/校准实验室,核心标准要求涵盖人员、设备、方法验证等25个要素。
CNAS-CL02(等同采用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针对医学类实验室,强调生物安全及医疗检测特殊性。
CNAS-CL03(等同采用ISO/IEC 17043):《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规范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与实施。CNAS-CL04(等同采用ISO 1703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要求标准物质生产的溯源性与质量控制。
2.直接引用:部分领域直接采用作为认可依据:
CNAS-CL05(依据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针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评审。
CNAS-CL06(依据GB/T 27416):《实验动物饲养和使用机构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规范动物实验伦理与操作。
3. 其他关键依据
CNAS-CI01(等同采用ISO/IEC 17020):《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适用于依赖人员经验而非设备的检验机构(如产品鉴定、伤残评估)。
CNAS-CL07(等同采用ISO 15195):《医学参考测量实验室认可准则》——针对医学参考测量的要求。注:所有准则需配合CNAS发布的应用说明(如CNAS-CL01-G001)使用,后者细化特定行业(如环境、食品)的技术要求。
三、常见问题与建议
1.标准更新滞后若实验室未及时变更作废标准,CNAS评审将开立不符合。建议:建立标准跟踪机制,变更后1个月内向CNAS申报。
2.能力范围争议
超范围使用标准(如检测对象/仪器替代)需按非标方法确认; 无样品制备能力的实验室,需在认可范围中注明限制条件。
3.内部校准要求
内部校准活动需符合CNAS-CL31,监督评审时必查。 4.国际互认误区 仅加盖CNAS认可标识的报告可国际互认;未认可标准或签字人签发的报告无效。
四、冠智达顾问方案
1.协助实验室梳理现行标准与CNAS准则的差距;2.定制管理体系优化路径(含文件编制、内审员培训); 3.预评审模拟,确保现场评审一次通过。
五、总结
CNAS认可的核心依据以ISO/IEC 17025、ISO 15189等为主,结合GB 19489等及领域准则。实验室需同步满足法律地位、管理体系运行等强制性条件。通过系统化准备和辅导(如冠智达顾问服务),可高效通过认可并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