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
轻质高强度多孔材料及结构作为一种有效的多孔吸声材料已经在噪声工业中被广泛应用,诸如木质纤维板和微穿孔板这样的材料常常被用作来吸收空气中的噪声。但当材料强度不够高时,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目前发展的超轻高强度阻尼多孔材料,如金属多孔材料则不受这些限制。因为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在船舶、汽车以及航空飞行结构中的阻尼减振降噪方面金属多孔材料也具有相当的优势。所以这类多孔材料目前不仅在工业界而且在学术界都受到相当的关注。目前声学所参加的重点基础发展计划‘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中以航空发动机声衬为应用背景,声波在高温高声强条件下的传播和衰减机理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橡胶或聚氨酯等粘弹材料及结构作为另一类主要的降噪减振功能型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机车、飞机的减振、吸隔声材料,工业风机、离心机、鼓风机、水泵用的减震器等,因此粘弹性材料一直以来都作为一类主要的声学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为又一类结构吸声材料,微穿孔板进展主要是由于微孔加工方法的不断发展、对微穿孔概念的发展,有关吸声机理的研究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展而获得的。随着加工形式的发展,现在不仅可以用激光,而且可以利用粉末冶金、烧结丝网、电刻腐蚀的方法形成微孔。基于微穿孔理论衍生的柔性管束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也是微穿孔板概念发展的一个例子。同时理论的发展及板材的多样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也正在得到相应的发展。微穿孔板的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马大猷给出连接高低频的近似计算公式后开始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微穿孔板理论到现在已有新的发展,比如微穿孔板的精确理论、扩散声场以及高声强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