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河子镇新垦村种棉大户白久成告诉记者,他今年种植棉花600多亩,60%是机采棉,亩产达到300多公斤,同比增加了近七八十公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每亩也能增收600多元。说起今年为何没用采棉机,老白认为,一是机采的棉花价格太低,每公斤收购价比人工采摘低了2元多,此外,一些棉花加工厂对机采棉的质量要求过高,扣除水分和杂质的比例达到了12%和5%,这样下来,每公斤连5元都没有;二是今年虽然人工费涨了,但由于附近团场今年实行机械采棉,拾花工并不紧张,虽然人工费用涨了一些,但也比去年增收了不少。
在四道河子镇一家棉花加工厂,记者看到许多装满棉花的大小汽车,棉花加工厂负责人说,那些叶子、杂质较多的棉花都是机采棉,杂质太多肯定不收。
四道河子镇新垦村种棉大户白久成告诉记者,他今年种植棉花600多亩,60%是机采棉,亩产达到300多公斤,同比增加了近七八十公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每亩也能增收600多元。说起今年为何没用采棉机,老白认为,一是机采的棉花价格太低,每公斤收购价比人工采摘低了2元多,此外,一些棉花加工厂对机采棉的质量要求过高,扣除水分和杂质的比例达到了12%和5%,这样下来,每公斤连5元都没有;二是今年虽然人工费涨了,但由于附近团场今年实行机械采棉,拾花工并不紧张,虽然人工费用涨了一些,但也比去年增收了不少。
一台如电吹风机般大小、仅420克左右的民间发明“棉花采摘机”,2012年5月在北京瑞之特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批量投产。今日(28日),正式亮相农机新品推荐会的它,吸引了来自主要产棉区经销商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