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
在今天,IT技术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工作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了。以信息革命为主要内涵的新经济的出现,给正在工业化的我国带来了新的选择,使我国可以有别于先工业化再信息化的老路,立足于信息革命的成果,推进工业化,享受工业化和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推动,实现超越式发展,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
在石化行业中,经常出现波动的原油价格对利润率始终都是一个压力.与此同时该领域中对环境要求的严格程度正接近要求极高的行业,如制药业,这将转化为额外的数据采集要求和成本。另外用于生产和精炼原油的大型机器和管道对于该行业的顺利运营至关重要.而对它们进行管理和维护需要花费很高的费用。为了保持竞争力,石化企业经常会检验流程,以寻找能增加效率并降低成本的方法。企业移动解决方案无法影响原油的成本.但可以消除通常存在于库存管理、资产维护和环保承诺中的很多与两次手工操作相关的效率低下问题(利用纸和笔采集信息.然后输入计算机中)可以对利润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钻井物资(包括钻具、打捞工具和井控设备等)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生产工具,实现钻井物资的单件管理无疑是一个好思路,也是每个油田都在追求的目标。然而,与传统批量管理相比,由于每次收发料涉及的物资数量巨大,单件管理会成百倍地增加了数据录入量。比如发放5吋斜坡钻杆500根,以批量管理方式处理只需要一行记录,然而,用单件管理方式处理就要以500行记录才能理清具体是哪500个钻杆。另外,粗大笨重的钻井物资大都采用料场露天堆放,料场到配备计算机的办公室一般存在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距离,使数据录入以及核对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发料困难的问题,塔里木油田采用了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解决方案,改进了油田钻井物资的单件管理系统中的发料流程。改进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该方案提供的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首先建立起精确、实时的钻井物资库存信息,然后在精确库存信息基础上自动产生发料信息。
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自动识别目的,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等优点。
解决方案
通过钻井物资单件管理需求的考察,发现了三个主要问题:一、由于无法自动采集钻具的标识——钢号,工作人员从得到发料指令,到料场获取钻具标识需要很长时间;二、由于没有无线通信设施,工作人员无法在料场把采集的标识进行实时核对,只好回到办公室进行录入核对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工作人员还需要返回料场再次确认,非常耗时。三、工作人员在料场采集的标识需要通过人工录入计算机系统,这进一步增加了数据异常的机率。
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利用rfid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钻井物资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解决方案。手持移动数据终端、WS5100无线交换机、AP5181及AP300 无线接入点。
小巧轻便且坚固的移动数据终端产品,适用于需要进行高质量数据采集和实时计算的应用。同时,提供的数据采集和交换功能,加快了各个供应环节的响应速度。由于MC9000能自定义,满足个人工作的特定需求,员工便能更、有效地完成他们的工作。可选手持模式是扫描密集型环境的理想之选,为需要不断晃动扫描器的员工提供了舒适性。员工可以在任何需要应用性能和耐久性的地点利用手持终端扫描和无线移动计算。
AP5181无线接入点满足了无线网络的特别需要,确保移动员工接入网络和工作所需的性能和可靠性,保护了数据和设备所需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在满足现状的情况下对今后的网络需求所要求的可扩展性。
该解决方案实现了钻井物资的精确定位管理,并简化了收发料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物资的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时,信息会实时地通过终端设备上传到数据库。为了提高数据采集速度,如此一来,计算机系统准确地掌握了每件物资的状态位置,发料时无需到料场获取标识,只需输入发料位置和数量,计算机即可自动生成具有物资单件编号的发料单据。该方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实现了钻井物资的精确定位管理,简化了物资的清查盘点过程;二是提高了发料速度,减少了等待时间;三是缓解了工作压力,平时就通过移动数据终端实现了物资的精确定位,发料工作明显减轻,即使较多领料人员同时到达,发料人员的工作量也不会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