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传说白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芳谱》中又有紫兰、兰花、箬兰之称。大多生在山野川谷潮湿处,分布在西南及长江流域或西双版纳。清雅多姿,紫花茂盛,白花易失。但白花独具清香,入药不拘。在日本国和民间称紫兰或雪如来。根白而连及生长,故而得名白及【传说故事】 关于白及之名曾流传一段故事:古时有一名会稽将官,为保皇帝从关外回京而身负重伤。皇帝感动,必须要将其治好,太医们将腿肢折及外伤均治好了,而肺穿破医不好。皇帝征召能士医治。有一个农民拿一把像菱角肉似的根和草献上。把药烘干磨末,一半冲服,一半外敷。用药后果然奇效,肺伤愈合而吐血停止,皇帝大喜。而农民不要财,只求皇帝赐一药名,且编入药书,公布天下为更多的人服务。皇帝连连点头道:“好!好!这药还没有名字?”并问:“你叫什么名字?”农民回答说:“我姓白,名及。”皇帝笑笑说:“这药就叫白及吧”。 南宋的文学家,学识渊博、尤熟宋代掌故的洪迈(1123 -1202年),编著的《夷坚志》中有一则故事:台州狱悯一大囚,囚感之因言:“吾七次犯死罪,遭讯拷,肺皆损伤至吐血,人传一方,只用白及为末,米饮日服,其效如神。”后其囚凌迟,刽者剖其胸,见肺部窍穴数十处,皆白及填补,色犹不变也。言虽过实。吸收方能治医而补,色犹不变也是过实。但白及治肺空洞、吐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其效比单纯用抗痨药和其他西药效果好,有显著缩短凝血酶原在凝血过程中的转机,加速红细胞沉降率,对血管具有较好的修补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并且白及的胶浆能促进创面生长和愈合。 白芨原球茎增殖由于白芨种子萌发时首先形成原球茎,有些研究者对原球茎进行诱导增殖,以达到扩繁的目的.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分割并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10d左右原球茎开始分化,形成新的原球茎前期,白芨新形成的原球茎不经分割继续养30d,有的形成丛生形的原球茎,有的形成芽和小植株此期间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8~10h/d、光强1500-2000lx培养28d左右即可获得大量的增殖。</p 产品:新丰源药材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