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干燥器部分干燥工艺
① 吸附工序
当以A 塔作为吸附(干燥)塔时,应先行关闭常开阀Z2,排气阀Z3,打开进气阀(薄膜切断阀)Z1,未经干燥水份的压缩空气由气体进口进入,流经Z1到A塔下部,湿空气在塔内自下而上流经干燥剂,湿空气中的水份被吸附,干燥的压缩空气通过止回阀H1,从气体出口流出,约3~6%的干燥空气通过球阀Q流入B塔,以使B塔中的干燥剂解吸(再生)。
② 解吸工序
当以B 塔作为解吸(再生)塔 时,来自A塔的干燥空气通过球阀Q(约有12%)作为再生气流经B塔,吸走被吸附的水份,然后通过已打开的排气阀Z4由消声器F中排出。
③ 循环工序
下半周期A塔作为解吸工序,B塔转为吸附工序,切换周一般10分钟(可根据需求另行设定),各阀门的动作由控制器前面板显示。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
B、冷干机部分制冷工艺流程
冷媒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器,流经冷凝器散热,冷却成常温高压液态冷媒,通过干燥过滤及视镜后,进入热力膨胀阀做节流膨胀(由高压液体经细小
孔穴而变为液压液体,控制其流量并使其易于蒸发,能以潜热吸收周围大量热量),进入冷媒蒸发器膨胀,进而吸收管外压缩空气的热量,而变为低压气态过热冷媒,再进入气态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压缩再循环。
C、 冷干机的容量控制:
⑴ 感温式平衡热力膨胀阀,其感温球装设在压缩机低压的回流管上,可正确感知流
回压缩机冷媒的过热度,适当地控制冷媒经膨胀阀流入蒸发器的流量,使蒸发器内冷
媒量与压缩空气负荷相适应。
(2) 装设在冷媒压缩机回流管及高压排气管间的比例式热气旁通阀,当负载减少时可
适当的比例旁通作用,减少流入蒸发器的冷媒量,固此,FAD冷干机在压缩空气负荷
变化时仍能保证相对稳定露点温度。
(3) 保护装置,装设在干燥机的保护装置有过电流继电器,更有感测系统压力的高低
压保护开关,此装置可避免因冷凝器散热不良而让压缩机超高压运转,或因制冷系统
内的冷媒外泄而导致压缩机无法得到适当的回流冷却,以保护压缩机寿命。
1.3技术特点
① 结构设计
DYA组合式低露点干燥机采用按工艺流程进行单元件组合,并采用法兰连接,以利于掌握各单元件工作点的工作状况及便于内部维护,清洗和更换。
② 主机选型
DYA组合式干燥机为达到产品使用效果,不同规格的产品其主机—冷媒压缩机,选择厂家和型号有所不同,确保本公司系列产品的现场运行稳定、可靠。
③ 露点控制
采用蒸发器末端插入式温度监控方式,以利真正掌握空气露点温度的变化并及时加以控制调节。
④ 气水分离
采用减速凝聚,导流加速的分离原理,使高效气水分离器的气水分离效率从一般风分离器的60%—70%提高到99%以上,使其真正确保冷干机露点温度和出气。
⑤ 自动排水
国内采用浮球自动排水和电子自动排水组合,有效防止因排水的堵塞而在高效气水分离器内形成积水,确保出气不因排水器的堵塞而受影响。
⑥ 稳定控制
采用“制冷王国”丹麦的热力膨胀阀,热气旁通阀,水量调节阀的联合调节,使冷干机的出气露点不随进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始终稳定温度1.7℃左右。
⑦ ZM A(B)Q-16气动薄膜切断阀
1)工作原理
气动薄膜切断阀是气动单元组合仪表中的执行机构,是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调节仪表传来的信号,切断或开启阀门,从而满足使用要求。该阀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
2)性:
公司所采用的气动薄膜切断阀是根据国外公司会套技术设计制造,其的结构设计和调节能力与数显电子程序控制器发出的信号遥呼相应,应用自如。
3)可靠性:
公司郑重承诺,组合式低露点干燥器所采用的气动薄膜切断阀可免维护三年,其安全自动切换指标可达100万次以上。阀门的门芯密封分别采用聚四氟乙烯软密封和硬密封,前者适用于温度200℃,后者适用于200~400℃高温阀,密封性能可靠。
⑧ 控制部分:
选用国际的智能控制仪——西门子PLC可编程序控制仪组合式低露点干燥机连续可靠的运行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