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之外影响我国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被称为“建筑”。其祸根源于劣质的防水堵漏材料在建筑市场上的泛滥。
鼎泰堵漏公司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国内65%的新房屋一至两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渗漏占房地产质量投诉的65%,65%的建筑防水工程6至8年后需要翻新。然而导致房屋平均渗漏率如此惊人的源头正是假冒劣质的防水堵漏材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防水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房屋建筑防水,还扩展到很多工程领域的防水,包括地铁、高铁、桥梁、垃圾填埋、污水处理、水库、大坝等等。现在行业里排前20的企业里面,它的销售收入里面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工程建设领域。
但是,我国新建和现有的地下空间的渗漏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地区的渗漏率高达60%以上,地下建筑的渗漏率更是超过了80%。比如北京地铁10号 线,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该线路的20个车站中,只有农展馆站和知春路站不漏水,除此之外18个车站都存在漏水问题。被誉为北京高楼的国贸三期地下渗 漏也多达200多个渗漏点。
根据调查,假冒防水材料的生产窝点主要有以下四个:往北有东北三省的辽阳、盘锦,南到石家庄的新乐、涿州市,再南到江苏吴江、浙江湖州,东到山东寿光等, 堪称国内防水材料的四大造假窝点。其中,辽阳、盘锦假货主要覆盖东三省,新乐、涿州市假货泛滥京津冀,吴江、湖州则主要流向长三角。据悉,一个小作坊式的 工厂,投入30~50万元就能弄一条生产线。所用原料一般都是废旧沥青、报废汽车轮胎制成的废胶粉,而其中,废旧沥青价格一吨才400多元,而正规沥青则 要5000多元,相差了十多倍。尽管无证产品销售价格只有一平方米8到15元,远正规产品30元左右的价格,但企业利润却比正规厂家要高 8倍左右。
在上海,一家名为“月星”的行业企业,由于被严重假冒,自己生产的产品只有假冒产品的两成,这样的局面至少有五六年时间了,如今企业处于濒临倒闭的境地。而这种情况也几乎发生在武汉、盘锦等几个地方的国有企业身上。
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认为,假冒伪劣的产品之所以在建筑市场拥有巨大的需求量,重要的原因就是,层层的分包、多层转包、收费,建筑工头把持着建 筑防水市场终端的现状造成的。直到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实行的仍然是价中标制度。现在如火如荼的投资规模巨大的铁路建设包括高速铁路也是如此。这就 为假冒伪劣提供了一个泛滥的温床。
在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无序化,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大背景下,这就使一些企业为了生存走到了“逼良为娼”的境地。这就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社会监管上有一些更合理和有操作性的做法。
针对这个问题,此前,建筑防水协会已经以行业的名义向原铁道部发去了“警示函”。截至目前,铁路系统这种现状已经有所改观。该协会希望能与铁路建设部门合作,乃至由住建部、质检总局牵头,推动改变此种建筑行业的招标机制、体制。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http://www.dtgkgs.com http://www.dtgcgs.com,让你了解更多的堵漏资讯!